日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英国的命,得了英国的病。连英国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都开始执行战略收缩,日本却在疯狂扩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日本毕竟没有英国的势力,倾国之力打造一支联合舰队已经非常艰难,同时还保存着相当规模的陆军部队,用穷兵黩武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二战爆发前, 日本17个常备甲种师团,总兵力近五十万人,比南部非洲的常备陆军规模都大。只是人数多而已,受限于日本有限的工业实力,装备水平自然就上不去。现在日本的情况愈发困难。中断了和美国的贸易之后,日本获得资源全靠对外掠夺。以战养战是对的,实际中却做不到,毕竟整个东亚的资源都有限,至少跟盟军控制的地区完全不能比, 就算日军把占领区的铁锅和菜刀全部抢走,也造不了几艘战列舰。现在日本政府左右为难。继续发展海军的话,联合舰队也无法夺回战场主动权,纯属浪费资源。把更多资源倾斜给陆军的话,技术积累又不足,俄罗斯人从38年开始研究T34,去年才开始装备部队,日本就算现在开始着手研究能和“豹”式对抗的坦克,先不说能不能研发成功,有没有实力大量生产,就算一切条件都具备, 要列装部队也得等两年以后。两年以后,日本本土的所有大中小型城市, 都不知道已经被盟军的轰炸机扫几遍了,就算有技术有资源,没有工厂和熟练工人也是惘然。坦克不是飞机,厚重的铸造件对于工厂的要求很高,小作坊DIY模式行不通。东亚战场持续向北推进的时候, 北非盟军也开始向德意联军发动进攻。阿拉曼战役结束后,隆美尔率领的北非军团仅剩7.8万人,其中德军部队大约3万人,坦克只剩下130辆。蒙哥马利乘胜追击,率部接连收复图卜鲁格和班加西。隆美尔且战且退,一直退到的黎波里附近才稳住防线。然后隆美尔和阿尼姆之间就发生了矛盾。阿拉曼战役失败后,小胡子对隆美尔已经失去耐心,任命阿尼姆为第5装甲集团军总司令,取代隆美尔的地位。隆美尔在抵达突尼斯之后,阿尼姆按照小胡子的命令,要求隆美尔回国养病。隆美尔根本就没病,所谓“养病”只是保存颜面的说法,阿拉曼失败严格说起来不是隆美尔的错,而是小胡子给隆美尔的支持不够。伏尔加格勒战役失败后,小胡子终于意识到短时间内不可能征服俄罗斯,北非战场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如果轴心国在北非失利, 那么盟军就可以从容在地中海沿岸任意一点发起登陆。这是轴心国无法承受的。在任命阿尼姆取代隆美尔的同时, 小胡子加大了对北非的支持力度。利用美第二军遭重创, 盟军调整供给部署的短暂机会,小胡子向北非疯狂增兵,阿尼姆手下的第五装甲集团军此时已经膨胀到近30万人,其中仅德军部队就超过十万人。这让隆美尔异常羡慕。如果阿拉曼战役开始前,隆美尔手中有40万军队,那蒙哥马利根本不可能战胜隆美尔。甚至隆美尔有机会再次攻入埃及,搞不好甚至能切断苏伊士运河,完成德意军团在北非作战的战略目标。现在阿尼姆代替隆美尔,获得了小胡子的大力支持,这才是亲儿子,隆美尔跟阿尼姆相比连三孙子都算不上。隆美尔不甘心带着失败的屈辱离开北非,主动向阿尼姆建议,调集兵力向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发动反攻。在赢得阿拉曼战役之后,第八集团军狂飙猛进,半个月内前进了1500公里,战线拉的太长,前后脱节,虽然可以从海路得到补给,部队并没有建立坚固的防御阵地,德军如果此时反击,确实有很大机会击退英军。等打退英国人,再回头对付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难度就会小很多,纵使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实力强大,也并非没有取胜的可能。阿尼姆有自己的想法。刚从俄罗斯战场抵达北非的梅赛元帅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对隆美尔的计划并不信服,对隆美尔的能力也有疑问。后世评选二战期间最出色的将领都是战后复盘,说白点都是马后炮。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隆美尔在北非的表现,至少没到逆天的程度,要不然也不至于和英国人打了两年还没有分出胜负。就英军部队里英印部队那些货色,也能和德军部队打得有来有回,这充分说明隆美尔能力不行嘛。和隆美尔的计划不同,阿尼姆希望集中兵力首先向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发起进攻。阿尼姆的理由也很充分。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数量虽然多,但是分属南部非洲、美国、法国,各自有自己的指挥体系,互相之间的配合有很大问题,而且也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强。毕竟气势汹汹的美国第二军,刚刚在德军手上吃了大亏。梅赛则是对意大利军队在德意联军中的地位非常不满。在隆美尔手下,意大利军队一直是从属地位,相当于德军部队的仆从军。这让梅赛实在无法接受。在俄罗斯,德军就曾多次压榨意大利军队,不仅抢走意大利军队为数不多的坦克,而且还抢汽油等补给物资,导致意大利军队配备的汽车都没有油,要不然梅赛能带领更多意大利人从俄罗斯人的包围圈里冲出来。好不容易离开俄罗斯来到北非,情况却没有任何改善。在刚刚结束的阿拉曼战役里,意大利军队再次担任后军,掩护德军撤退,第10军因此全军覆没。包括隆美尔麾下的意大利军队在内,意大利在北非的军队超过25万人。阿尼姆的军衔是上将,梅赛的军衔是元帅,不过在小胡子的最新任命中,阿尼姆才是北非德意军团主帅,梅赛是副司令。这让梅赛情何以堪。在被阿尼姆拒绝之后,隆美尔主动给小胡子发电报,希望能得到小胡子的支持。小胡子不仅没有支持隆美尔的计划,反而命令隆美尔马上返回德国养病。12月24号,圣诞节的前一天,隆美尔乘坐飞机返回德国,黯然离开北非。小巴顿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失望极了。一直以来,小巴顿都希望能和隆美尔交手。现在隆美尔被调走,小巴顿失去了和隆美尔交手的机会。“别担心,我们迟早要在欧洲登陆,你和隆美尔还有交手的机会。”上将巴顿安慰小巴顿,德国现在还有实力,仗还有得打。伏尔加格勒战役的失败,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末日,小胡子手里可以调动的军队依然超过500万,轴心国部队还占领着俄罗斯的大片国土,法国海军自沉后,德国已经彻底占领维希法国,版图再次扩大,意大利人三心二意,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我希望能击败全盛状态的隆美尔,而不是走投无路的隆美尔。”小巴顿伤心失望,和埃森豪威尔以及麦克阿瑟不一样,他是个纯粹的军人。美国二战时期的将军们各具特色,麦克阿瑟好大喜功,埃森豪威尔更像個政客,和他们相比,小巴顿没有多大野心,只想和最强的人交手,哪怕失败也开心。“乔治,你错了,军人的职责是赢得胜利,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上将巴顿语重心长,全盛状态的隆美尔?想得美!战争方式发展到现在,指挥官的作用已经被无限缩小,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曾经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也打不过装备了机枪大炮的英印部队。英印部队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只是阵地作战,英印部队的表现可出色了,距离相隔一公里打一年也不在话下。日本人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主动穿插,和英印部队贴身肉搏。这是英印部队的软肋,印度人看到日本人的刺刀腿就开始发软,根本没有和日本人拼刺刀的勇气,一触即溃。隆美尔的能力毋庸置疑,换成其他人,多半在北非战场不可能坚持这么久。别看阿尼姆和梅赛不服气,等他们跟盟军打起来就知道了,俄罗斯人够强悍,不愧为战斗民族,跟武装到牙齿的南部非洲军队,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风格。上将巴顿有些话不好当面说。如果兵力差不多,装备水平也差不多,后勤都充足的情况下。小巴顿多半是干不过隆美尔的。毕竟一个空有理论,一个经验丰富泽雨轩 zeyux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