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火枪洗明路 > 第八十二章 海陆分兵

第八十二章 海陆分兵(1 / 1)

出兵前,考虑到此时的大员岛四方鼎立,为了以后省事,庞帅决定这次作战要一鼓作气荡平大员岛上的所有势力,彻底搞定大员。 为此,从威海卫出发攻打大员岛的舰队并未直接全部赶赴嘉义,而是先赶到基隆,准备把他们护航的陆军先卸下来。待海陆分兵后,水师负责搞定大员岛上的郑家海匪船只和荷兰船只,而陆军则负责清除大员岛上的各方势力,包括岛上的所有原住民。 基隆港口,天空湛蓝如洗,海风中夹杂着盐味向陆地飞去。港口码头上,忙碌的工人们正为舰队的到来准备着。 “叮叮!” 码头上兼职瞭望台的灯塔上突然响起一阵清脆的铜铃声。 “船来了!” 码头上的工人们闻声而动,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望向远方的海面。 不久之后,一艘艘庞大的运输舰如同巨兽般,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并缓缓靠近码头停靠。 船只一靠岸,船上的火枪兵们有序的踏上跳板鱼贯而出,个个神情严肃,步伐整齐。 “上工了!”随着工头一声洪亮的喊叫打破了码头的宁静。严阵以待的装卸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顺着踏板迅速登上船,准备卸下货物;有的架设滑轮吊车,准备将货物从船上吊起;还有的在船体一侧严阵以待,准备接应转运。很快,一箱箱物资被他们井然有序地从船上搬卸转运到码头专设的军用物资转运库中,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稍息!立正!报数!” “一、二、三、四、五......” 火枪兵们下船集合时整齐划一的报数声在码头上空回荡,铿锵有力,令人不禁侧目。一个年轻的码头工人正吃力地搬运着沉重的箱子,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滴落。他停下脚步,抬头望向那些威风凛凛的火枪兵,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敬畏的光芒。 “这些火枪兵看起来真是气势非凡啊,不知道他们这次是要去执行什么任务?”年轻的码头工人一边和伙伴把物资箱装上转运车,一边对身旁有些年长的同伴说道。 “来之前听家里的小子说,这次来的大军应该是往南去打郑匪的。”年长的工人回答道,他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双眼依旧炯炯有神。 “打郑匪?那他们能成功吗?”年轻工人显然对备倭军攻打郑芝龙的战事充满了好奇与担忧。 “那还用说,肯定能打赢啊!”年长工人停下手中的活,抬头望向那些整装待发的火枪兵,信心十足的回答道。 “嘶嘶!” 一声马叫声突然响起。 “哇!骑兵也来了!”年长的工人望着另一艘船上卸下的战马,眼中闪烁着惊讶的光芒。 “这下我是放心了,有了骑兵,嘉义的海匪恐怕连海边都跑不到就会被消灭。”年轻工人兴奋地说,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看!还有火炮!”一名工人突然指着远处,低声喊道,声音里透着一丝兴奋。 大家迅速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不远处的一艘运输船正在卸载火炮。 “哎?老叔,那艘船怎么还有倭寇?”年轻的工人指着附近的一艘运兵船问道。 “那是顺义营的兵,听我家在警察局上班的二儿子说过,他们都是归顺于庞伯爷的倭岛武士,听说他们以为庞伯爷战死为荣。之前基隆也有过顺义营和朝鲜人组成的从义营驻扎,后来调走了,听说是去南边新开拓土地驻防去了。”说完,老工人微微一笑,眼中透出一丝自豪。 “补给物资已经准备好了,是否开始进行补给。”人员与物资装卸码头不远处的战舰停泊码头处,一名基隆军港的补给官登上舰队旗舰向舰队指挥官庞令武请示道。 “尽快补给!” “明白,我会尽快安排。”补给官回话后,随即转身离舰安排工人们将补给物资搬运上船。 码头边,几个工人正在讨论这次补给的物资种类。 “这次带的物资可真不少啊,光是淡水和实物就有好几船。”一个工人感叹道。 “是啊,还有不少火药和弹药,这可是打仗的家伙什。”另一个工人接话道。 “希望他们都顺顺利利的早日凯旋归来。”老军户出身的领头工人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沉声说道。 舰队的补给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火枪兵、骑兵、顺义营在码头上稍作休整,补充体力。舰队指挥官巡视着整个过程,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时间一点点过去,补给工作终于完成,舰队再次整装待发。 “老徐,我先行一步,三天后,嘉义见!” “没问题,三天后,嘉义见!” 舰队补给完毕后,码头上,舰队指挥官兼总指挥庞令武与火枪兵指挥官徐宁互相道别。 登上自己的座舰“胜利”号后,庞令武再次与码头上的徐宁挥手告别后,便下令舰队离岗前往嘉义外海。 离开基隆港来到辽阔的海面上,只见一艘威风凛凛的一级风帆战列舰如同海上的巨兽,傲然矗立。它的甲板上,火炮整齐排列,随时准备迎接任何挑战。八艘雄壮的三级风帆战列舰紧随其后,这些战舰虽不及巨兽般庞大,但每一艘都如同骁勇善战的猛虎,勇敢地守护在主舰周围。再往外,是十二艘五级风帆巡防舰,它们灵活而迅捷,仿佛海中的猎豹,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船员们在甲板上忙碌着,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坚毅与决心。 “升帆!” “降索杆!” “航向左!” “全速前进!” 随着一声声的号令在声如雷爆的海面上回荡,舰队中每一张面孔都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无畏。海风呼啸,巨帆猎猎作响,整个舰队在这片汹涌的海域中显得格外壮观而不可一世。 庞令武站在船头,迎风而立,双眼如鹰般锐利,紧盯着远方。他的心中翻涌着责任与使命感,那呼呼作响的海风仿佛也在为他助威。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他毫无畏惧,满是期待,扬起拳头大喊:“此战必胜!” 尽管舰队已经扬帆远去,港口依旧喧嚣如市。运输舰一艘接一艘地靠泊,码头上人头攒动,士兵和物资如潮水般涌下。火枪兵、骑兵、顺义营武士和从义营士兵,络绎不绝地从船上踏上陆地。此时,在船上等了许久,已然快耗尽激情的士兵们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期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旅途艰辛和对未来战斗的渴望。整整一万两千名火枪兵,三千名骑兵,五千名顺义营武士和一千名从义营士兵,花了半个时辰才全部下船,码头上的喧嚣声更加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这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序曲。 跟副手交代完后续工作后,徐宁一身戎装,带着亲兵一路疾驰,直奔基隆港的镇抚衙门。 来到府衙,在门口等衙役验明正身后,徐宁穿过二道门(猜猜哪两道门),便看到了王镇抚正伏案处理公务。徐宁连忙快步上前,双手抱拳微微躬身,声音洪亮而坚定:“末将见过王镇抚!” 王镇抚闻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他放下手中的笔,回礼道:“徐将军辛苦了!” “镇抚大人,庞令武庞将军已经率领舰队赶往嘉义,末将所率部队也已集结完毕,时刻准备出发!” 镇抚王炀目光如炬,语气坚决:“好,兵贵神速,我也就不多说了。徐将军,按照计划,你即刻率军出发,我亲自带队在后荡平后忧。” 徐宁闻言,心中一震,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挺直了腰板,坚定地回应:“末将这就出发!”话音刚落,他便行礼转身,步伐铿锵,毫不拖泥带水。 镇抚王炀看着徐宁的背影,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豪情。作为文官的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仿佛整个战局的胜负都系于一线。 “哒哒哒!”基隆西南方向三十里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鼓点般响起。 “驾!”张东旭紧握缰绳,目光如炬,催促着坐骑加速前进。他是先锋中的先锋,肩负着开路的重任。 “老丁,人都撒出去了吗?”张东旭一边策马疾驰,一边侧头问道,声音里透着急切和紧张。 丁总旗在马背上稳如泰山,回答得干脆利落,“放心吧,大人,弟兄们早在一刻钟前就已经前出探路了。” 张东旭微微点头,心头的焦虑稍稍缓解了一些。大员岛北方虽已开发多时,但道路建设仍然落后。眼前这条蜿蜒曲折的山道,犹如一条盘踞的巨蛇,崎岖难行。他深知,这条远离嘉义、唯一南下的通路不太可能遭遇郑家海匪的袭击。然而,作为一名尽职尽责的指挥官,他依旧小心翼翼地带领队伍,仔细勘探道路两侧的情况。因为他明白,这条通路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南下大军的成败。 张东旭的目光扫过每一寸土地,心中的责任感如同一座大山压在肩头。他的呼吸略显急促,心跳也不由得加快。每一片树叶的沙沙声,每一声鸟鸣,都让他神经紧绷。他知道,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他回头看了一眼跟随的士兵们,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为了大军的胜利,他必须确保这条通路的绝对安全。张东旭深吸一口气,继续带队前行,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条道路能平安无事。

最新小说: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宋国崛起 黑山鹰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