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挫败感就来自于,有了灵感,想起来一句话,记录下来,紧接着你看书的时候就会发现,啊!说过了。然后你会越来越发现,都被说过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的,世界没有原创。道理都被先知说过了,后来,只不过就是换个语言换个口吻说出来,道理还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查了一下,最早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老子,释迦牟尼,再有就是庄子孔子,至于时间,我也不想考究,反正就是都说光了。让你不禁感慨,难道几千年前,天空蓝的可以看见宇宙不成?为何他们可以人与天地自然宇宙相通,或许没准真是。毕竟,几千年前什么样子没人知道。 这就像你知道一个全貌,你就知道它是这样子。可是,你突然就当了螺丝钉,你一直就以为自己是颗螺丝钉,出来后发现,这是一台装甲车,深感自己有多可笑。同时,也被人做成一颗螺丝钉而懊恼,拆解后的人生,让我们觉得很无趣,甚至自我怀疑,难道?真的只能是这样?周而复始,抑郁而终。井底之蛙啊!!!究竟是自己造成的,还是环境造成的呢?若生活在海里,会不会看见的就是汪洋大海? 今日:我想了想,最早的思想家说的语言吧,我智商不足,得去搜索译文。可是这几本书不用。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许倬云《往里走,安顿自己》 弘一法师《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南怀瑾《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梁实秋《不如做只猫狗》 季羡林《一生自在》 汪曾祺《生活是很好玩的》 丰子恺《万般滋味,都是生活》 这些人,乃至这类人,很多书,都是他们在临近人生的终点,用一生的经历化作骨血告诫我们怎么生活。别人说的或许说服力不够,所以才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的人生让你感慨非常,却仍然造就出生活好玩的人生态度。 也许,正是苦难的人生,才会给人以安慰吧。殊不知是讽刺?还是磨砺?若没有悲悲戚戚惨惨,真的就出不了欢欢喜喜和和吗? 我想大师们希望的是,没有人经历他们经历的,因为他们背负了。他们希望的无非是每个人没经历,确能快乐的活着。心怀天下,哪怕在自身最困苦的时候,这也是当代人缺失的道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