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霞庄园——第一卷“漂”001 第一章初为北漂遇疫情(1)打牌打牌! / 初春的北都,乍暖还寒,总是让人感觉很快就温暖了似的,可空气依旧还是冷飕飕的,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春天的余寒,更甚”。 已经闷在公司第五天了。 上午十点,刚醒的王建伟并没有直接起床,躺了一会儿,又坐在床上发了会儿呆,然后掀了被子,只穿个裤头在宿舍里溜达。转了两圈,索性就开了窗户……一阵凉风猛地涌入,忍不住狠狠的打了个激灵,忙得又急忙关上了窗。 窗外,那条熟悉的街上——仍旧是空无一人。 这是一栋4层楼朝向正东的建筑,在丁字路口上正对向整条长街,可能是所谓的风水问题吧,虽然在北都市近郊,王建伟现在的老板,也是同乡、同村,而且是同族的王家德还是花了较少的钱把整栋楼租了下来,和朋友一起开办了这个宏发商贸公司。 王建伟所住的宿舍就在公司的三楼,春节刚刚过后不久,他就来到这家商贸公司打工,虽然已经快两个月的时间了,但似乎只从这几天开始,他才有空闲站在这里,好好看看这近郊的街景。 站了一会儿,看到一辆小轿车从街角转过来,驶向长街,他目送这小轿车消失在了远方,一会儿又有一辆自行车也转了过来,自行车的车把上挂着什么东西,骑车人带着口罩,摇摇晃晃的竟骑到了路中间,有着肆意般的霸道和——极其高调的悠然,仿佛整条四车道的大马路都是他的一样。 “——嗯……不得不承认,这马路还真是他的!!”,王建伟直到望着那辆自行车摇摇晃晃的也消失在了远方,还真没有再看到其他任何行人和车辆…… 等了一会儿,不见街上有动静,就在屋里踱了两圈,又站在窗口扒望了一会儿,还是没动静,更觉无趣,就穿了秋裤下楼。 二楼楼梯的一侧先是一个大间的办公室,往里走是会客室兼会议室,再往里是经理室、楼梯的另一侧则先是一个小食堂,里面是个厨房,再往里是两间客房,是给厂家或供货商等业务往来的人员临时留宿用的。一楼则是库房。王建伟自然的就溜达到了食堂。 食堂的门开着,电视里正播放着各地的病例信息,却没有一个人。“老刘~~~老刘!!!”,王建伟吼了两嗓子,客房那边传来一个稍尖的声音,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答话道“买菜去了!~~~” 回话的叫李强,徽安省人,是一家瓜子生产企业驻派到商贸公司的业务代表,当然,这个时候,也是和王建伟一样被“困”在这里的人之一,虽然这里没有被隔离,但谁都知道,这个时候任何交通工具都不敢坐,更何况,即便是千里迢迢回了家,作为“外来人员”,还要被要求隔离至少十几天才能“放出来”,何苦的呢?当然,还有一个库管老刘,一个司机老田——大家的境遇一样,也都同样是这个想法。 就这样,四个大老爷们儿,闷困了5天,已经连续打了3天“升级”。 听声音,李强也是刚醒。 “刚醒吧?”边问着,王建伟边往李强房间走去,李强是个干瘦的人,个不高,浑身上下却透着精明,记得第一次王建伟和他一起去铺货(给超市或便利店首次送货)的时候,一家一家超市挨着走,“瓜子哦,人家都是买‘合合牌’的,你这个也没人买,我们不好卖……”这是店主最多的回答,可李强这小子能软磨硬泡的和人家聊上几十分钟,有的店主实在没辙就留下几包,说‘先卖卖看吧…’,有的就干脆自己忙自己的,不再搭理他,李强也不恼,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还能嘚吧嘚吧的介绍一番,实在不行,就笑呵呵的留下一句话——“那我们过两天再过来~~~”,才再到下一家去铺货。 开始王建伟还觉得,我们只是个送货员而已,这家店里不要货,那就问下一家呗!对李强还在那里‘软磨硬泡’有些烦,甚至几次听到店家硬生生的回应,自己都觉得有点脸面上挂不住,可李强就是‘不厌其烦’的向店家介绍自己的公司的品牌,‘没完没了’的讲解自己厂家的瓜子的特点和价格如何的合理…… 毕业就在农村老家分配到乡镇去工作、‘闲忙’了两年多的王建伟对李强这种‘执着’很是佩服,先是打心底里赞叹李强的‘能说会道’,再是佩服他那‘应对自如、有理有据’的对店家各种‘拒绝’的回应,更是佩服他‘不急不恼、和颜悦色’的态度以及他的——‘厚脸皮’。 王建伟觉得,‘这是个有本事的人,得好好向人家学习’。 每次送货,只要王建伟看到李强在公司,都会拉着他和自己一起去,然后从旁边认真的听着李强是如何向店家推销的,回到车上以后,王建伟就拿出包里的小本子,回忆着当时店家提出的问题和李强的回答,然后记在本子上,实在想不清楚的,就追着李强问这问那,开始李强还是一幅谆谆教诲的模样,可后来被王建伟请教得着实是烦了,就甩了一本厚厚的“业务员手册”给王建伟,“——都在里边,你自己看吧!”。 王建伟当然是如获至宝,的确,这本“业务员手册”讲得太细了,从企业介绍、产品说明到工艺特点和技术指标,从招商、流通到服务等等一应俱全,王建伟此时根本不关心这些,他觉得这些都是‘虚’的,如同大家都在说的“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然后又说“诚信第一、客户至上”,姑且不论这些“假或不假”,但肯定是既“大”又“空”的,王建伟关心的是实用的、能提高自己与人接触、做好推销、多卖东西的实战类的东西,比如怎样和店家沟通,怎么自我介绍能给客户留下好印象,怎么推销与知名品牌同类的产品,甚至当客户厌烦的说“我们不需要”时如何应对等等……这些实战内容,在这本“业务员手册”里边当然是有的,是被单独列举了一大章节,被列为“Q&A 常见问答”,里面甚至连店家怎么说,你要怎么应答的内容就有厚厚的三十几页——后来王建伟才知道这叫“话术”。里面让王建伟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百般努力下,实在还是无法让客户记住我们的产品,那就让客户记住你——每间隔三至五天去拜访一次客户,每次的第一句话都问客户‘你还记得我吗?’——一个月内,重复做三次即可” …… 王建伟自从得了那本‘业务员手册’,简直是如获至宝,就有些着了魔似的,又是读又是记,仅仅用了几天时间,他就把遇到的棘手问题和感兴趣的应对解答都整理到了一本小册子上,可是,终究‘手册’是有限的,而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五花八门的问题的是无限的,王建伟就只好把“棘手”或“怪异”的问题记下来,然后再去找李强请教。 如此,再向李强请教的时候,李强竟然显出了少有的腼腆,一边用手搓着自己的下巴和脖颈,一边呵呵的笑着道:“其实…我到我们公司也就一个月,培训完就外派了,我也……不太懂……” 自那以后,王建伟也不在业务上向李强问东问西了,二人反而经常聊些各自家乡的事,从语言差异到风俗习惯,各自的理想,甚至各自的恋爱经历等等,有时甚至一起聊到很晚,或许是同在异乡,又都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吧,二人十分谈得来,但王建伟知道,一方是生产商,一方是代理商,即便是这么侃大山,每一句话也都得过一下脑子,很是不畅快啊,但总算找到个可以唠嗑的人,相比没事就想回老家忙农活的老刘这些人来说,还是有的聊的。 “昨晚梦见神仙姐姐了?”王建伟倚在门口调侃起李强来。 “我倒是想,这几天把我躺的,你看看我的眼睛,睡不实,醒不了啊~~~”,李强说着翻身做起了俯卧撑,“锻炼锻炼,今晚睡个好觉,再约神仙姐姐~~~”。 俩人正闲扯着,就听到‘咚咚咚……’的上楼声,就知道是老刘和老田他们回来了. “醒啦?!”老田咚咚的走在前面,两手拎着菜,用地道的东北口音和王建伟打招呼,老田叫田国华,是典型的北方人,四十多岁,方方正正的脸,个头中等,当过兵,长得很是结实健壮,是这家商贸公司的一名司机,王建伟见他拎着东西,就赶紧过来帮忙,老田一呲牙,身子稍微一闪,一边应着“没事!不沉!!”,一边就往李强住的屋探了头,大嗓门的嚷嚷道:“起来啦?!打牌啊!!!”。 库管老刘则怏怏的走在后边,手里攒弄着他那一大串的钥匙,满脸的呆滞,看到王建伟,微微的带了笑意,憨憨的问道:“锅里有粥,还没吃呢吧?” 老刘叫刘忠海,是这家商贸公司的库管,也是王建伟的黎平县老乡,四十来岁,人长得一副老实相,脸上也总是挂着人畜无害的笑模样,心思却是十分的细腻,满脑子的账头。 “懒得吃……现在买菜好买么?”王建伟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老刘搭话。 “还行吧,卖菜的少,买菜的更少”。 “醒了没看到你俩,还以为你们扔下我们跑回老家了呢?!”王建伟看出老刘的郁闷,开起了玩笑,“呵呵…”老刘憨憨的笑着,眉眼也舒展开来,乡音也浓了许多,“我倒是想回家啊,可也得回的去?!……刚打电话说,老家村里都设了检查岗,不是本村的不让进,从外地回村的都统一到卫生所,要隔离观察……”忧愁又一次挂在了老刘的脸上,“早知道这样,真不如在家栽葡萄了,那酒葡萄虽然今年不挂果,明年也能挂点,后年就应该……” “哎呀,我的刘哥啊,唠点别的行不?”,王建伟不爱听老刘唠叨这些,打断他说,“我还想跟咱们王总似的当个大老板呢?!想的是一回事,实际又是另一回事,就好像谁都盼着出门能捡钱似的,可那总得有丢钱的啊?!” “嘿嘿嘿嘿……那还都是愿意出门捡钱……”老刘又憨憨的笑了起来。 老田把菜都放到了食堂,咚咚的垮步返回来,嚷嚷着问道:“谁捡钱了啊?谁捡钱请客啊!!!”, “谁也没捡,是做梦都想捡钱”,老刘一边解释着,一边进了食堂,去盛出锅里的粥,刷起锅来。 “打牌打牌,刘哥先别刷了,来,打升级!!!”,老田就又忙的返回到厨房门口,冲着忙碌着的老刘嚷嚷道。 “打牌?那我也不跟你一伙儿,就你咋呼得欢!!”,老刘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憨憨的笑着埋怨老田。 “我爱跟你一伙儿?!好牌不舍得出,你留着下崽儿啊?”老田嚷嚷着,又拢着王建伟一起到了里面李强住的客房,翻出扑克牌来,很是熟练的洗了洗牌,然后一边催着李强穿好衣服,又叮嘱今天打“升级”的话,李强和王建伟不能做对面当‘伙计’了,也得换换“对家”了,又冲着食堂这边吼了两嗓子:“刘哥诶~~~海哥诶~~~忠海大哥诶~~~就等你了——快点儿过来打牌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