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孔府后,颜回问孔子:“弟子甚为担心,夫子既然答应了阳虎,如果真的不依阳虎之邀出仕,可能阳虎会对夫子不利。 更何况,夫子一直说,学而优则仕。故弟子认为,夫子可赴庙堂,但勿需为阳虎谋政。” 孔子看着自己最喜欢的这位年轻弟子,知道颜回是为自己着想。 孔子这些天来一直很纠结,每每想起自己欲从政而不得志,就想着出仕为官。但真的要为阳虎出仕吗? 这个思想矛盾真的太残酷了。 但是,当孔子面对自己的弟子们时,他又想到了自己的学说。 是的,坚持自己的道肯定不会错! 出仕为官,当然不能放弃。但一定要讲自己的道,坚守自己的原则! 这个道,就是复兴周礼、发扬礼教! 孔子对颜回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连子路都看得出,阳虎谋权,所行无道。 一旦为师出仕为官,必然得勤勉履职以谋国政,不可能空占其位而不作为。 故为师认为,阳虎之邀不可应,为师仍旧要卷而怀之。 只是,阳虎讲得对,逝者如斯夫,时不我待。唉,先等等看吧。” 颜回,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公元前521年出生,13岁时就在父亲颜路的带领下拜孔子为师。 孔子对颜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母亲颜征在就是出自颜氏家族。 颜氏家族到了颜路、颜回父子时,家道已经没落了。但颜回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 孔子很喜欢颜回,不但因为颜回谦逊好学,更是因为颜回性格非常好,从不发怒,亦不与人计较。 孔子曾高度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此时的颜回虽然年仅18岁,但他已经师从孔子整整五年了。 五年来,颜回凭着其学识、德行已经在孔子众弟子中已经出类拔萃,孔子给予其很高的期望。 在孔子看来,颜回是他众多弟子中同时具备了“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的四德,是一位兼大仁和大德于身的优秀弟子。 孔子常拿颜回为例来教训仲由:“子路,你得向子渊学习!子渊比你小了二十多岁,但藏锋于内。言语不多,言出必惊人。你得收敛收敛自己的个性了。” 仲由却在心中想,这个子渊又有什么好学的?榆木脑瓜一个,有话不讲有屁不放,老子才不学他哩。 甚至,仲由有时认为,颜回这人愚不可及。想起那一次自己忽悠颜回的事,仲由忍不住要偷偷笑几回。 原来,有一次,仲由与颜回一起去游泳,在河边看到了一只长着五色斑斓羽毛的水鸟。 颜回从未见过这鸟,便问仲由。 仲由自然也不知此为何鸟,但在师弟面前又想端端师兄的架子,显摆一下自己渊博的才识。 仲由随口就道:“这是荧荧鸟,你居然不知?” 颜回谦逊道:“我第一次见此鸟,谢子路指点。” 仲由很得意,其实毛线荧荧鸟,他只是欺颜回不懂而随口诓他的。 过了几天,两人又在另外一条河边见到了长着五色斑斓羽毛的水鸟,正是上次仲由所说的荧荧鸟。 颜回指着那鸟,刚想说什么,仲由张口就道:“那鸟是吧?那是同同鸟。” 颜回一怔,纳闷道:“前几日你不是说那是荧荧鸟吗?怎么现在又叫同同鸟?” 仲由这才想起上次自己讲的确实是荧荧鸟,但仲由一点也不尴尬,道: “咦,难道这也值得你奇怪吗?一种鸟有两种名字,实在是再正常也不过了。 如鲁绢,不着色可称帛,染了颜色就称皂。还有桔子,既可称柑,亦可称桔。 一物两名,也值得你大惊小怪?” 颜回忙施礼道谢:“谢子路指点。” 仲由洋洋得意,荧荧鸟和同同鸟这一把忽悠,让老师认为最有才识的颜回都对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当然,此时的仲由如果知道到了后世,颜回被称为儒门圣人中的复圣,那成功忽悠了一位圣人。这实在太爽了。 孔子与颜回就出仕一事作了进一步研讨后,定了对策,一个字:拖。 只要自己足够忙碌,孔府有足够多的事,那就可以拖上一阵。直到拖无可拖了再说也不迟。 孔子对颜回道:“子渊,再两年,你就要行冠礼了。行了冠礼后就成人了,成人就得娶妻生子,延续祖宗血脉,此乃为人之本。为师已与你的父亲讨论过此事,你何不着手准备起来?” 颜回知道老师与父亲颜路一直很关心自己,非常感动。听孔子这一说,立刻恭敬向孔子施了一礼,答道:“弟子一切听从夫子和父亲的安排。” 过了两天,孔子与颜路商议了一番。根据孔子的意见,让颜回赴宋国订亲。 宋国的戴氏家族与亓官氏家族一向交好,孔子元配正是亓官氏,亓官氏向颜路和孔子推荐了宋国戴氏家族女儿。 这就需要颜回去一趟宋国,一是接洽一下订亲之事,二是根据孔子的意思,颜回师从孔子五年多了,一直呆在鲁国,游历不足,借机游个学,增长增长见识。 最得意的弟子婚姻大事,对孔子来讲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孔子派人对阳虎讲,因为颜回结亲一事,自己还有大把的事要忙。 所以,关于出仕一事,再等几天。 你孔老夫子把信义放在第一位,应该不会反悔。阳虎想着。 这段时间,阳虎确实很忙,因为他把大量的精力用于改变鲁国三桓上,既要与晋国发生关系,又要与齐国发生关系。 所以,阳虎一时也就无暇孔子出仕这事。 第二年,即公元前503年,颜回以订亲的名义,准备出门游学了,向孔子告别。 颜回非常讲礼,他问孔子道:“夫子,弟子此去得一年半载,不能陪伴在夫子身边,弟子心甚为不安,不知夫子有何要教弟子的?” 孔子微微笑道:“子渊,你才识出众,为师很欣赏,不知你说的是哪一方面?” 颜回道:“弟子所求,乃何以为身的问题。” 何以为身,就是以什么作为立身之本。 孔子很高兴颜回能问出这样的问题,他对颜回道:“子渊,为师送你四个字:恭敬忠信。 恭则免于众,敬则人爱之,忠则人与之,信则人恃之。 人所爱,人所与,人所恃,必免于患矣。如果你能真正践行恭敬忠信,治国理政都可以了,何况是立身之道?” 颜回受教,向孔子深施一礼以谢。孔子又对颜回道: “如果一个人不近责备而近离间,那就叫离心离德。 不修养内心而修饰外表,那就叫背道而驰。 不提前谋划隐患,而在困难面前手忙脚乱,那就叫无备生患。 你此番出门,切记要善听谏言,修身养性,更要有事前多思,有备无患。” 仲由听说颜回准备外出游学,非常羡慕。但他要陪伴孔子,自然不能与颜回一同出游。 仲由备了一份礼物给颜回,道:“子渊赴宋,不妨途径卫国。卫国颜氏乃仲由舅家,更是与子渊同宗。 卫、宋两国历代交好,卫国颜氏家族与宋国截氏家族一向关系很好。如果颜氏能够成为子渊媒妁,那子渊的婚事定成。” 原来,卫国大夫颜浊邹的妹妹正是仲由的妻子,仲由此举,既是让颜回带礼给颜浊邹,又希望颜浊邹能够结交颜回。 通过颜回,可让颜浊邹更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学说,更是建议由颜浊邹出面替颜回做媒。 孔子闻信后大悦,赞许仲由道:“子路此举,善也。” 就这样,年轻的颜回告别了孔子,于公元前503年赴卫国,结交了卫国大夫颜浊邹。 颜浊邹欣然同意替颜回做媒,带着颜回赴宋国戴氏家族求亲。 一切很顺利。 到了公元前502年,颜回二十岁行了冠礼后,娶了宋国戴氏为妻。 再一年,即公元前501年,颜回之子颜歆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