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梁氏恨不得给一家人一人再多添一件。
吴氏没有嫁妆,袁仲驹怕她难堪,担心的也看了她一眼。
吴氏轻轻的对他摇摇头,让他不用担心,她没多心。
嫁妆这种事,她爹娘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好歹婆家没人拿她跟大嫂做比较,她又何必自寻烦恼?
再说大嫂也没因为嫁妆丰厚就自矜自贵翻着眼皮看人,也不能因为她嫁妆少就不许大嫂说嫁妆的话题吧?
吴氏笑吟吟的跟梁氏施了一礼:“那就偏得大嫂两件料子了,我虽然笨手笨脚的,裁剪不行,不过缝个衣裳翘个边还行,
大嫂要做什么只管吩咐。”
梁氏把她拉过去,“看弟妹客气的,我是长嫂,给你们做件衣裳还不是该的?”
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商议着做衣裳的话。
正说着,袁弘德和袁务川拉着一棵树回来了。
听说梁氏要开了嫁妆箱子挑布料给大家做冬衣,吩咐陶氏:“正好明珠说过两天要去仁济堂送药材,你们拿些银子去城里看看,买些棉花回来,买棉花的银子不能让梁氏出。”
又说:“看看有棉花种子卖没有,今年这么多人迁到这边,第一年肯定不会有人想起来种棉花,咱们种一些,应该能卖上个好价。”
这些话都是袁明珠提醒他的。
曾孙女年幼,聪慧的名声女孩家家的传出去不一定是益事,所以这份功劳他只能代领了。
待到快午时,黑沉沉的天上开始飘落雨丝,还有越下越大的趋势。
陶氏拿筷子插了插正卤着的烧鸡,看看熟了没有。
看到雨下大了有些担心:“周大人他们还会过来吧?”
好容易通过周大人的关系搭上梁学正这条人脉,不会运气背让这场雨给扰了吧?
旁边杜氏比她还担心,频频往远处张望。
袁弘德就豁达多了:“尽人事听天命,来了就好生招待,不来也没什么,认不认识梁学正,伯驹他们都得凭真才实学才行。”
袁明珠也说:“曾祖父说的对,哥哥们学得扎实,不认识学正大人也不耽误考秀才,
这些年曾祖父督促哥哥们好生读书,哥哥们书读得还是很好的,曾祖母别太担心了。”
袁弘德就喜欢听她说这样的话,吹捧人吹捧得不着痕迹。
陶氏果然就不太担心了。
袁伯驹几个也让说的暗自警醒,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就辜负了一家人的期望了。
袁明珠又说:“周大人说午时会到,那是天气晴好才能到,估计北边比咱们这边落雨早,因为下雨路上泥泞,应该是耽搁在路上了,
曾祖母与其这样担心,不如准备些热水和干的巾帕,煮些驱寒的姜汤红枣茶,回头大人们来了就能用上。”
陶氏听了,忙吩咐杜氏她们去准备。
热水和姜汤红枣茶刚备好,周大人一行就坐着马车过来了。
他们这边窝棚狭窄逼仄,梁学正一行被请到周大人他们那边的工棚里坐。
袁伯驹几个举着伞把人迎下车,打了热水供其洗漱,又奉上滚滚的驱寒茶。喜欢第一姝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第一姝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