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从那个时候起,关于大皇子的奏折开始多了起来,有人说大皇子行事霸道,战场之上独断专行,有人说大皇子好大喜功,勉强战平都能被他夸大其词说是大胜,还有人说大皇子心术不正,心思不光用在战场上,在战场之外也没闲着,如今南疆全境都已然是大皇子的囊中之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当然也不都是说大皇子坏话的,也有不少捧着大皇子的,其中甚至还有人说,大皇子屡建奇功,根本不是其他几位皇子能相较的,所以请万岁爷立大皇子为储君,说这话的人,还不在少数,所以当时立大皇子为储君的呼声很高。
当然,这些关于他的议论,并不是千里之外的封予山能够及时知道的,他也不知道就在他上阵厮杀、浴血奋战的时候,他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包括他的父皇。
一个尚且不满四十岁的帝王,正是龙精虎猛、春秋鼎盛的时候,却被一众臣子催着立储,难道不是在暗示他这位父皇已经山河日下,比不上他的儿子?
不是不知道这其中没有算计,没有捧杀,可是封远图看着南疆送来的一道道捷报,他的心情没办法不复杂,这种微妙又复杂的心思,封远图不能与外人道,他不会让任何人察觉出来,他这个父皇竟会嫉妒自己尚未加冠的儿子,所以,他只能一个人在心里默默体会,默默发酵。
他许封予山前往南疆挂帅出征,有他心底最阴暗的一层隐秘,这隐秘有报复的快..感,也有压抑多年的愤怒在里面,而那一层隐秘除了他之外,这世间再无人知晓,从前太后还在的时候,倒是知道这些的,也只有太后才能跟他说道说道这些,但是如今太后不在了,他也就再无人可诉说了。
他憋屈又愤怒的要命,他明明不是存着让那孩子去建功立业的心思的,他是想……
早知道当年就该听太后的,就该一生出来就给掐死的,要真那样的话,又何至于今时今日,领他如此火大?
封远图越想心就越冷,落在捷报上的目光也跟着越来越冷。
……
对于封远图的复杂的心情,远在南疆的封予山无从知晓,即便他人还在京师,他也不可能摸清父皇的心思,就像过去的那么多年一样,他从来就摸清楚封远图的心思,自幼的苦闷大都源自于此,不过好在,他后来去了南疆,他觉得整个人都焕发新生,即便他才将将十七岁。
那次大捷之后,大军拔营,继续朝前进发,但是封予山却没有跟上去,而是留在了那个垭口,千秋节虽然还有大半年才到,但是封予山却早早地就开始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