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乱世中大家都顾着保命,老太爷爷当不成私塾先生了,带着一家老小勉强混个温饱。总算是给周长生娶了房媳妇,算是完成了祖宗交代的使命。
周世清这一代更穷,他从有记忆起,就没吃饱过肚子。一年到头在生产队忙死忙活的,到了年底还是透支。有什么办法,家里劳动力少,按照生产队的统计,家里只有四个劳动力,却要养活九个人。周老太爷老两口年岁已高,自然不算劳动力。家里只有周长生两口子是壮劳力,大女儿周世珍十五岁参加劳动,大儿子周世清只上了初小就回家了,也是十五岁参加劳动,满打满算也就是四个劳动力,吃饭的却是有九张嘴呀。
谁让周家祖宗显灵了呢,老太爷名下只有一个男丁,周长生却是有了大女儿之后连生三子,最后又生了个女儿,都要张嘴吃饭呢。
只是在那个极度贫穷的年代,哪怕是周世清从一个毛头少年逐渐在生产队打磨成了壮硕的汉子,年仅二十就接替了父亲的位置当了生产队长,带着社员冬干三九夏干三伏,别的队里冬翻地挖两遍他们挖三遍,别的队里夏玉米除草两遍他们锄四遍,别的队里社员三九天猫冬他们却在抽干塘里的水挖塘淤堆肥,换取来年田里比别人多收那么几十斤粮食,依然改变不了这个家庭贫困的命运。
还是那句话,周家劳动力少,吃饭的人多。大锅饭的年代,再能干的人分到的粮食和别的劳动力也是一样的。结果就是他们这个生产队在全大队算是拔尖的,周长生在全生产队却是最穷的。
有什么办法?大姐到了出嫁的年龄,被童富军用一辆借来的脚踏车接走了,周长生和儿子商议之后,咬着牙狠心给这个为家里付出了那么多闺女扯了几尺布,给她做了一件新的的确良褂子一条咔叽布长裤,连再给她买一双黄胶鞋的钱都没有了。闺女是穿着自己做的鞋子出嫁的,那一天母女两个都哭红了眼睛。
当后场的婶子将自己的亲侄女介绍给本家的堂侄儿后,周长生父子达成了协议,从会计那里借了八十块钱给他办了婚事,前提是周世清要负责偿还这笔债务,而且婚后满月就分家出户。唯一让周世清有点安慰的就是,老太爷发话让周世清搬到自家的宅子上住,将以前能够住得下一大家子人的老屋从一侧用芦柴隔出一间来,算是孙子孙媳妇的安生之所,又在老屋边上搭了间只够安放锅灶的茅屋,小两口算是正式立了门户。
周世清的起步手上是分文皆无,准确地说是负数,还有欠生产队里的八十块钱债务。这笔钱是瞒着妻子许有香的,这个善良的女子婚后知道这笔隐瞒的债务后,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气得拎着包裹回了娘家,而是在气得眼泪汪汪之后,给从自留地回来的丈夫做了碗咸菜玉米面疙瘩……
好在他们分家第二年就包产到户了,小两口分到了三亩承包地,加上八分地的口粮田,他们有信心让自己的小日子红火起来。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加上老太爷老太太的那份,按照人口分配周长生分到了九亩承包地,口粮田也足足有二亩多。
因为这都是按照人口分配的呀!过去光吃饭不干活的非劳动力现在是人人有份,曾经成为家庭负担的众多人口,此刻反倒成了优势。这个年头土地多就代表着收成多,收成多就代表着日子好过。此时老二周世明已经可以劳动,周长生家的前景瞬间光明起来。
周世清小两口只是羡慕了几天心情就平复了,他们知道周长生的担子其实也也不轻松。老三周世高还在上初小,正是光吃饭不干活还调皮捣蛋的年纪,小妹周世花刚刚背着书包每天屁颠屁颠的跟在三哥后面去学校。周长生要负担老三和小妹上学,以后还要给老二老三娶媳妇,还得供应老太爷老太太的一应吃用,这可是一大笔开销。
有了自己的承包地后周世清小两口身上的那股劲道现在就完全显现出来了,他们把自己的土地伺弄得算是全队拔尖的,单产年年第一。交完公粮留足口粮每年还有盈余,能卖点商品粮补贴家用。
可惜他们手上的土地太少了,总的产出也有限。不过好歹现在能吃饱饭了,不像过去累死累活的还要饿肚子。他们相信只要人不懒,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的。喜欢男人的脊梁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男人的脊梁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