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欧阳羽拿到了沈云卿的改革方案,期间考虑了四天,才将内容呈给女帝。女帝细看过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自古以来,官制改革无不是得罪人之事,能如这般皆大欢喜者无一例,看来是朕误解了海郡王。”
女帝也不得不承认,沈云卿的官僚改革方案至少可以打九十五分。
“那陛下也认为海郡王所提方略可以用?”
“嗯,只是朕担心,用人增多人浮于事,累及朝廷财力物力,日后留下隐患。”
“臣已经细问过海郡王,海郡王以为,只要天下人口继续增长,天下工业规模继续扩大,维持现在朝廷的疆土,新增的官位与官职可保天下百年无忧,百年之后可再酌情增补或裁汰官职,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女帝觉得沈云卿这次光做加法,官僚阶层是开心了,但官场不是工厂,官场招人容易,裁员难,一旦这次大范围扩容官僚群体,人员增加倒在其次,最大的问题是财政支出会增加,而王朝灭亡的很多原因当中就有冗官问题,最后是官僚把国家给吃垮了。
但问题是,容官问题的本质是官僚化,是有官不为。同时农耕体系下,官僚数量是相对有限的,一旦进入工业时代,就会需要大量与工业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必须部门,如果不增加管理部门,非但不利于国家发展,还会阻碍国家发展。
“此议朕要再虑,眼下年关将近,等明年再做公议。”
“是。”
“海郡王养伤期间,金戋寺运转如何?”
“回陛下,一切都正常。海郡王事先拟定了详细计划,一切照计划即可妥善处置。”
“如此便好。这些恶贼,罪无可恕。”
“臣听说送医施救的刺客救活了六个,目前正在严密监视,待等伤情好转即刻可以审问。”
“嗯,据董达禀报,仵作验尸后发现,这些刺客都是训练有素的死士,是常年从事暗杀的刺客,使用的器械也极为精良,早已预谋多时,选在海郡王必经之路上动手。”
刺客虽然死了,不能开口说话,但是有种职业叫法医,眼下叫仵作,能让尸体开口说话的职业。
通过对尸体的检查和解刨就发现,这些刺客的肌肉精练、发达、任性极强,年龄都在二十八到三十五岁之间,常年从事残酷训练和技能强化锻炼,训练的时间最长的至少十五年,最短的也有五年。
能使用各型冷兵器和远射武器,奔跑速度可以冲进11秒是,是职业运动员。
从对行刺地点的搜查和调查,这次的刺杀活动是精心安排和严密组织的刺杀行动,朱雀街是沈云卿离开豹韬堂返回皇宫概率最大的路线,因为朱雀街较宽,临近的街巷密布,利于逃生和避难。
同时朱雀街附近有执金吾的驻所,负责巡逻和维持治安,沈云卿选择行进的路线,也是精心安排,安全风险最低的路线。
但沈云卿只考虑到了白天,没考虑到晚上,而且还有一个地下水管的额外因素。
沈云卿很少深夜出门,尤其是到城南,所以他考虑的路线都是白天。朱雀街白天的巡逻密度大,地形利于寻找掩护和避险,但是晚上和清晨,朱雀街空空荡荡视野宽阔,就容易成为目标。
而执金吾在清晨要换班,沈云卿遇刺当,晚执金吾正好换班,这个时间段行刺,有很大概率可以拖住执金吾,延长行刺的时间。
而且这次行刺有二十个人埋伏在下水道,下水道的直径超过了两米,本来是为了利于排涝排水造福老百姓的工程项目,但刺客也利用下水道网络藏在朱雀街下,然后绕过了夜间巡逻执金吾的岗哨,埋伏在街巷内,行刺得手之后再通过下水道撤离。
整个心动过程是精心策划和预谋,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而不是临时起意的仓促安排。董达亲自带人进行了模拟和策划,这次的刺杀活动至少策划了一个月以上,因为沈云卿频繁前往豹韬堂,也就是最近四十天的事。
从时间上推断,与许平丞落网和审理的时间高度吻合,董达就推测,许平丞案的一些内幕,可能已经泄露,而且这些刺客,很可能平时就藏在神都或者神都附近,是接到了行刺指令迅速完成集结。
由此推断,许平丞出事后,发出行刺命令的地点,也在神都或者附近,而不可能请示江淮地区的头目和两湖地区的头目,只能是在神都,还有一个高级头目,而且权限很大,是专门针对沈云卿而存在的头目。
两日后天黄昏,沈云卿拿到了卢乾的口供,不出所料,卢乾经不住心理和精神的虐待,熬了几天后终于松口招供。但是他这么一招供,也带来始料未及的棘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