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1233章 半路杀出个长公主

第1233章 半路杀出个长公主(1 / 2)

就在开朝不久,段莹玉还没消停,许茹柔带着女儿周婷玉、周莲来到泸溪宫,一下给跪了,苦求沈云卿放过她们母女三人。

其实都是戏,如果不搞得太惨,女帝那里骗不过去。

但这还没完,只是刚开始。早朝一散,欧阳羽火速杀奔泸溪宫兴师问罪。

“这么大的事,为何事先不与我说一声。”

“说了你们不同意,不说还是不同意,我怎么办。”

“你若事先说一声,也不至于闹得如此之大。”

这要是不闹大,女帝能妥协让步?

且不说这件事是沈云卿和周晟、许茹柔三人密谋的,即便就事论事和沈家、高家、欧阳提前打预防针,沈家、高家、欧阳肯定都反对,既然都反对,那说了还有什么用。

相反如果事先说漏了消息,就不可能制造出今天这么大的舆论压力和效果,也就无法推动这件事顺利进行,所以不能事先说。

“我若是说了,嫂嫂你有办法让赵元认同其他婚事?”

“那你也不能瞒着我呀。”

“瞒着与不满着,都改变不了现状,又有何不一样。”

其实不一样大了去了,只有把这件事给炸锅搞大了,炒起来,才能让女帝中招,才会同意让步,如果这件事像温吞水一样,肯定成不了。

所以如果这件事炒不热,是可以改变现状的,女帝会指婚她人下嫁腊婆,对赵元其实影响也不大,该给的朝廷还是会给,一样也不少,甚至沈云卿私底下还会多给一些补偿。

但是欧阳羽蒙在鼓里,所以沈云卿说改变不了现状,欧阳羽也是这么认为,无论沈云卿提不提前说,这件事改变不了沈、周两家必须有个女儿下嫁的事实。

“现在事情已经闹大,莱王那里你准备如何交代。”

“此事应以朝廷大局为重,还是得请嫂嫂与表兄解劝莱王。”

“你说得容易,谁家女儿远嫁万里不心疼。”

欧阳羽嗤之以鼻,这时段莹玉也不忘煽风点火:

“欧阳说的是,自己没掉过肉,不知道疼的滋味。他就是没肝没肺,不知道我们做女人的苦。”

就在欧阳羽兴师问罪,段莹玉轮番批斗的同时,散朝后周启跟随女帝前往金律园,边走边说赐婚一事。

“腊婆干系朝廷南疆长治久安,赵元身份有非同小可,儿臣以为结好赵元是朝廷的上策,换做儿臣,儿臣也会这么做。”

“哦,郑王也赞成将莱王之女指婚给赵元之子。”

“儿臣不敢替莱王做主,但换做是儿臣,为了朝廷的江山社稷和长治久安,儿臣会义无反顾。”

不出沈云卿所料,周启中套了,沈云卿料定周启肯定要在这件事上扮演推动者的角色。

首先,周启和周晟的性格截然不同,周晟是性情中人,周启是权术政客,为了政治利益,周启可以在家庭上做出让步,如果周启现在还有未出阁的女儿,肯定会下嫁给赵安宁,他一定会这么做,因为绑上了赵元,就能给他加分。

其次是,周晟现在先表态了,不同意女儿嫁给赵元,周启性格又决定了他会嫁女儿,因此通过这件事,可以清楚看出周晟受困于儿女私情,面对国家大局,周晟的做法不符合国家利益,周启的做法符合国家利益。两者相比较,孰优孰劣高下立判。

周启通过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反衬出周晟没有大局是非观,而周启能为了朝廷大局着想,无形中占领了政治道德制高点。

而且周启说话也很有技巧,不回答女帝的假设问题,而是说自己的态度,这就更能说明周晟的态度不符合国家利益。

其三是女帝对周启性格了如指掌,如果周启反对周晟女儿出嫁,女帝反而会产其他看法,所以周启态度上一定是支持周晟嫁女。

沈云卿正因为知道周启的性格、行为方式和心理活动,算计好了周启肯定要出面,或者女帝找周启商议,周启一定会推动这件事,只要周启出面推动这件事,至少就成功了一半。

就在母子二人说话时,王素琴前来禀报:

“陛下,长公主来了。”

“哦!”

女帝此时琢磨着赐婚这件事和自己女儿并无直接关系,她来做什么,或者说是其他事。但这个节骨眼上过来,除了能是为赐婚,不太可能是其他事。

少时片刻,周玉凝来到女帝跟前:

“女儿见过母后。”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