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木提出要开办乌兹曼银行,沈云卿琢磨着动机非常复杂,目的很多。
首先乌兹曼这次会得到战争赔款,这笔钱可能会作为银行的启动资金。
其次是乌兹曼向岐帝国借了钱,也能用于他们的银行注资。
三是乌兹曼没有高效的经济系统,这次建立银行系统,将提高他们的货币和经济效率。
四是乌兹曼仍然是以贵金属为体系的货币制度,虽然他们引进了岐帝国铸造铜币的技术,但是他们的铜币并没有得到广泛流通,铜币体系没有完全建立。
而这次战争让乌兹曼看到了贵金属货币的劣势局限性和铜币的优势,就是贵金属无法制造,而铜币可以大量制造和流通。乌兹曼只要让铜币和岐帝国铜币挂钩,他们就能用自己的铜币敞开了买货物,用与迅速恢复民生。
因此这次引入银行系统,乌兹曼统治阶层将开始逐步货币铜钱化。而且乌兹曼的贵金属存量大,通过铜币逐渐取代贵金属流通交易,将贵金属收储起来,将更有利于乌兹曼的经济。
而乌兹曼则通过银行系统支出铜钱,收储贵金属,能得到贵金属头寸,并迅速偿还岐帝国的债务,从而将减轻自身的经济压力。
最后是银行系统在国内的金融运作,可以实现存贷款业务,从而筹集到大量资金用于国家建设和还债。
据此推断,沈云卿高度怀疑乌兹曼内部一定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否则阿里木不会提出这种要求。
对乌兹曼而言,建立银行系统有绝对利益,对岐帝国而言,要分两面看。
有利的一面将是通过组建乌兹曼银行,岐帝国在经济上得到更多好处,同时乌兹曼的银行体系将由岐帝国手把手扶持起来,肯定要做一定的控制,这会带来长远的经济好处,并对日后两国货币的汇率起到影响,甚至乌兹曼银行将成为岐帝国经济的一环。
而不利的一面则是在岐帝国之外,出现了另一个强有力的国有银行系统,如果一旦失控,或者两国关系恶化,以乌兹曼人的聪明劲,会成为岐帝国对外经济的一个不小威胁。
但不管怎么说,岐帝国日后的版图将异常巨大,人口异常的多,资本也会更多,面对岐帝国这种体量,乌兹曼这个小霸王就是造反,也无法撼动岐帝国这座大山,只不过会在压制乌兹曼金体系中多付出一些代价。
之后继续谈了半个时辰,一直谈到中午,沈云卿前往御书房去见女帝,女帝不在,去了金律园和怀王公孙行散步去了。
沈云卿随即又去金律园,此时怀王公孙行还在,但明显老态龙钟,比女帝看老得多。
其实这是废话,怀王比女帝大三岁,能不看老?
可实际上不完全是年龄问题,女帝保养的比公孙行好得多,年纪一大把,看着只有五六十岁,头上还有大把的黑发,根本不像是个七十五岁的老妪。
“海郡王来啦。”
“臣参见陛下。”
“嗯,平身吧。”
“谢陛下。”
“与阿里木谈的如何?”
“启禀陛下,一切都很顺利,但有一件事需要陛下与百官商议。”
女帝闻讯顿时看了眼沈云卿,那意思很清楚,请示朕也就算了,什么外交事件还要让文武百官参与讨论,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何事需要百官讨论?”
“主要是户部和金戋寺,其他倒也无妨。”
“究竟何事。”
“阿里木提出希望我朝帮助乌兹曼建立他们的金戋寺。”
“还有此事!”
“是的。”
“以爱卿之见,此事可行否?”
“可行,但是利弊各有得失。”
“弊端如何?”
“弊端是,如果乌兹曼与我国翻脸,乌兹曼金戋寺会成为我朝一个麻烦,但我朝体量巨大,钱货丰厚,乌兹曼不是我朝对手,但会让我朝付出一些代价。”
“也就是说,如果乌兹曼与我朝为敌,他们的金戋寺会给我朝带来一些麻烦,但不至于威胁到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