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贤两边不得罪,但两边听着都有理,皇帝的目的就达到了。
“林爱卿言之有理,陈尚书,礼部的一甲三名你部可有定论。”
“启禀陛下,臣建议一甲状元当属江南高鸿,榜眼当属江淮陈云年,关中钱奇勋当为探花。”
陈锦檀倒是一点也不谦虚,点谱都是自己人。可你偏心,其他五部能没私心?
于是女帝又问户部:
“卢尚书,你部可有定论?”
“启禀陛下,臣以为一甲状元当属京畿道吴彬,榜眼我部无异议当属江淮陈云年,探花因属江淮道朱怀庆。”
卢希彭之所以认同礼部的榜眼,那不是真因为这个陈云年有什么过人之处,而是让礼部拿去榜眼,要比吏部分走榜眼更为有利。
可刚才卢希彭不还跟吏部尚书许殷良一唱一和吗,怎么就翻脸了?但为了利益最大化,又得减少树敌,往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名单。
问完了卢希彭,女帝再问吏部:
“许尚书,吏部主张谁人一甲进士。”
“启奏陛下,臣以为江南孟成道当为一甲状元,关中道钱奇勋为榜眼,京畿道的吴彬为探花。”
“林爱卿呢?”女帝再问林毅贤。
“启禀陛下,臣赞同礼部所提状元、榜眼,探花当属京畿道的程合,此人不仅文笔精妙,更精通匠术算学,当为一甲进士。”
“看来,还是爱卿务实,朕深感欣慰啊。”
公孙芸惠的表态无疑是认可了一甲第三名探花,接下来兵部、刑部均拿出了自己的人选,兵部尚书范勇出人意料同意了礼部、工部状元的人选,非高鸿莫属,现在看来,高鸿当选状元已经毫无悬念。
但卢希彭却有话要说:
“陛下,高鸿之弟沈云卿乃江南道兰陵宁阳县奸商,为人贪得无厌,大发不义之财,臣以为高鸿无资格窃据一甲榜首,还请陛下明鉴。”
“臣附议。”许殷良紧跟其后表示赞同。
礼部陈锦檀不买账说:
“高鸿随是沈云卿表兄不错,但与沈云卿从商并无关联,况且说高鸿文采过人,作答精妙,陛下所示四题均对答如流,林尚书、范尚书均表认可,可见若无真才实学,岂能得诸位大人赞许。”
“不错。”范勇插话道,接着又说“高鸿此人文韬武略俱佳,此人应得一甲状元。”
“范大人此言差矣。”许殷良反驳道:“高鸿会试排位区区四百九十九,此番殿试考入三甲,可见侥幸颇多。而其他贡生入三甲者,无不是会试排位名列前茅者,唯独高鸿一跃成名,岂非侥幸。”
“那按许大人所言,吃了败仗还不许翻身了,天下谁人就是生来的主,哪个不是后来居上。”
范勇一言不合,干脆胡搅蛮缠,连天生谁是生来的主都敢说出口,那意思在明白不过,当今皇上不是后来居上?你不也同意了。许殷良见范勇确实有点怕,干脆不予理会找皇帝评理:
“陛下,高鸿考入三甲多有侥幸,还望陛下明鉴。”
“望陛下三思。”
卢希彭随之附和,林毅贤、范勇、陈锦檀此时又是一伙联袂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