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243章 荣华加身(13)

第243章 荣华加身(13)(1 / 2)

“独孤前辈,我与玥儿之事已与公主说明,向公主下聘同时,沈某将一并向两位前辈下聘,不知两位前辈意下如何。”

“嗯,如此也好,老夫相信沈公子不会辜负玥儿一片真情,至于公主殿下,当年老夫有过一面之缘,老夫观她不是富子之相,你若要得香火,非老夫玥儿莫属。”

“爷爷,你怎能当着云卿哥的面说这些呢。”

独孤玥羞臊难当,独孤筑勤哈哈大笑说:

“爷爷可是为你好,这位驸马爷要是骑马跑了,爷爷总得把他拽回来。”

独孤筑勤方才一席话,沈云卿只以为是一片好意,现在恍然发现,是他想简单了。

当下都讲究传宗接代,所以儿子比女儿金贵,如果周雪琳养不出儿子,只生女儿,沈云卿要想生儿子,就只能再娶,这在皇室中恰恰是再娶的借口。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不是说断子绝孙,而是没儿子。

当年周雪琳初到金陵,曾与独孤筑勤有过一面之交,也不知道有什么科学依据,反正前世的沈云卿总听说看相能知道女人有无富子命,或是看怀孕期的肚子胎相,是男是女。

难保独孤筑勤行医数十载,也总结了什么经验,一眼看出女人怀男孩高低的概率。

现在说周雪琳生不出男孩,便是提醒他沈云卿,要想传宗接代,最保险的办法是取我孙女,百分百能生男孩。

一番说长道短,独孤群又问沈云卿:

“沈公子,今后可有什么打算?”

“眼下先将兰陵之事善后,之后要迁往海通,待等站稳脚,谋求东山再起重振家业。再就是,沈某日后恐要久居神都,故而不能常来江南,两位前辈若是愿意,不妨随沈某一同举家迁往神都,前辈在金陵的医正之职,沈某尽力为前辈调动至神都,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官职是身外之物,我只担心金陵的百姓无人照料啊。”

“嗯,群儿所虑甚是,医者父母,金陵岂能无医,但若是不去,又怕难见玥儿,真是令人为难。”

“两位前辈若是担心金陵百姓,沈某倒是有个建议,在下此番北上,宁阳书院也将一并搬往神都,沈某有意在书院开办医道,广为培养学医之人。

届时再从京畿道与太医院广募,名医传授医道,待等学业有成,再将学成之人派往金陵,岂不更好。”

“嗯,此法倒是有些新意,爹,您看呢?”

独孤群征求道,独孤筑勤捻着短须略略点头:

“可行。京畿不比江南,京畿人才济济,广募名医传授医道不失为治病救人之法,那就这样定下。”独孤筑勤点头肯定,接着话锋一转继续又说:“今日天色也不早了,沈公子就别回你那舅舅哪里,在老夫这里吃过饭,今夜住下如何。”

“好,多谢前辈美意,沈某恭敬不如从命。”

沈云卿欣然接受,当晚用过饭后,便在独孤宅邸住下,晚上独孤二人与他长谈,详细询问了开办医道书院构想。

待到夜半回到寝室,途径独孤玥闺房外,却见她守在灯下捧书夜读,形孤影单的样子,颇让沈云卿心怀一丝亏欠。

闻听脚步声,独孤玥抬头相望,见是他来,遂即起身上前来:

“云卿哥。”

“这么晚了,玥儿怎还看书。”

“一本赵汤安诗集,夜半读来颇有韵味。”

“哦,是嘛。”

好奇之下接过赵汤安诗集,翻看两篇,不免令人眼前一亮。

天下诗很多,但是专门写夜晚的却不多,要么就是借夜色抒怀思想之情,要么借夜半的苍凉抒发爱国之心,这位赵汤安却是用连篇的诗赋描绘夜间的景色,很是生动。

此前沈云卿一直有个疑问,这古代大文豪一生写那么多诗,很多都是随性而发,有人一生写诗几百上千,甚至乾隆爷天天写,一辈子写诗过万,能记得住回家写下来,到处散发印成本本,满世界卖吗。

其实这是谬误,古时和现代一样,出门办公都带小本本和圆珠笔,当然,当时是不能有圆珠笔的,但是有迷你的文房四宝。一种可以放进袖带之内的文宝盒,或是皮具,或是木质。

文保盒内有一两支带有笔帽的毛笔,一个小瓷瓶的墨水,有些精致的笔帽还自带墨水功能,而纸张则在另一个袖带之内。

当然,如是随行赶路,肩上会有一个肩包,肩包的前后各有一个大口袋,有点像收账的。再不济也有个细软行囊背在身后。尤其是赶考的举子,大都如此扮相。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