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261章 孟津行(3)

第261章 孟津行(3)(2 / 2)

一众文武官员看在眼里,心里想什么的都有。这要是兵部弄上十条生产线,几百号人,一年造箭几千万,什么仗还打不赢。

当然,相比较现代制筷机,动则一条生产线一年几亿双筷子,这种早期设备仍然显得低效,还不节能,但有总比没有的强。

一路走马观花,一众人等心情复杂,待到制冰厂,不少人都纳闷儿,这才刚开春,制冰厂忙什么呢?

“海郡王,这制冰坊都一年忙到头?”礼部尚书陈锦檀奇问道,心里不免纳闷,显然眼下这个季节是不需要用冰的。

“陈大人,除了夏天需要用冰,其他用冰的地方大有人在,工部和兵部是用冰的大户,您礼部不跟炼炉打交道,自然犯不着用冰。”

“可之前没冰的时候,也没见要用冰啊。”

“那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冰在当下多数人眼里,自然是只能解暑降温没其他什么,但自从七十石炼炉建成后,免不了要用冰,给冷却水降温。

由于还没合适的抽水泵,确切的说,是蒸汽机和水泵组合带来的热效率交换低下问题。

因为蒸汽机本身就是巨大的热源,用水给炼炉降温控温无法满足要求,难以实现温度平稳控制,导致冶金金属金相性能和成分发生改变,质量不稳定,这个时候就需要往循环水中投放冰块,给冷却水降温。

如果冷却系统失效,而炉温降温不及时,轻则铁水沸腾,重则压力过大炼炉爆炸,由于还缺乏压力指示表计,现在仍然只能靠经验控制炉压,炉温的控制就至关重要,所以冰是必不可少的。

离开制冰厂已是午时,欧阳羽腹中隐隐打鼓,遂小声与女帝说:

“陛下,已到午时,是否安排用膳。”

女帝抬头看了看太阳,又看了看来时路,她说:

“去过窑厂再用膳吧。”

“是。”

沈云卿开窑厂,初衷不是制造陶瓷,是自造反应釜耐腐蚀保护层、高温冶炼所需的耐火泥,以及砂轮制造等等,陶瓷生产只是副产品,尽管是副产品,为了寻求市场和销路,要在北方打开市场也不容易,尤其是沈云卿并不懂陶瓷技术。

北方的瓷器主要来自河北定州、河南钧州,也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定窑、钧窑,而眼下定窑瓷器的质量远不如钧州瓷器,因此钧州瓷器一直是宫廷指定用瓷。

至于景德镇,江西开发尚浅,现在的景德镇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镇。

由于定州、钧州窑主导了市场,定州窑占据了下层市场,钧州窑占据了高端消费市场,沈云卿考察后发现,高端和低端市场间还有个模糊的中间市场。

确切的说是广大富裕阶层虽然都追求钧州瓷,但问题是给皇家进贡的瓷器在本质上和大众瓷器差别不大,所有皇室订购的瓷器都是孤品,但凡是同批次挑剩下的一概砸掉。

所以民间得到的钧州仿官窑,其实质量上远不如官窑,但是架不住品牌效应的力量很大,市场就认这块牌子。

要争取这票消费者,就只能另辟蹊径,不仅得模仿山寨款式,还得在质量上、手感上、釉色上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于是琢磨半天,沈云卿花了大力气挖来工匠烧制骨瓷,配伍亮眼釉色,山寨钧窑款式,打着郡王特供的噱头,专供京畿道富裕阶层消费,短短几年间迅速打开市场。

同时配合下层消费市场,推出买瓷器,送火柴活动,深受广大老百姓欢迎。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