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郡王,这工部的机器都如此厉害了,是否哪一天也会有更为厉害的兵器。”
沈云卿闻讯很是差异,他不清楚周晟哪儿来的突发奇想,因为他目前并没有发展枪炮的打算,因为太耗费精力和他的时间,技术储备也不足,还不如培养一批人才,待等各项准备成熟再做推进,所以这件事他一直讳莫如深。
现在周晟如此严肃询问,想来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并不像是临时起意。
“莱王怎会有如此想法?”
“前些年范尚书不是让人从乌兹曼弄回了一些厉害火器吗,之后母后广招天下工匠钻研,至今没个说法,但兵部、工部加以分解后,出了本《火器观略》其中详细记载了乌兹曼火器,说是十分之厉害。
既然海郡王能造出此等厉害机器,为何不能仿造乌兹曼火器?”
周晟话音方落,林毅贤忙是接过话说:
“三殿下有所不知,这乌兹曼火器海郡王造有研究,却始终不得妙法。三年前制出铁质切削机械,曾有尝试,却是吃力不讨好,故而未能继续,三殿下为何会突然提及此事。”
“是这样,兵部出刊的《火器观略》外甥看过多次,去年十月偶然间去往西市,发现又从乌兹曼来的商人,腰间携带有一种较短的火器,形似《火器观略》中的长管火器,但此种短火器短了许多。
外甥琢磨着,乌兹曼商人竟也能配用此等厉害火器,而我朝迟迟无法仿造,万一日后此等厉害火器从乌兹曼流入西域,恐怕后患无穷。
今日得见孟津工坊状景,外甥觉得为何不加以仿造为我所用。而且外甥觉得,既然火器如此厉害,乌兹曼能广为制造,那弓箭强弩怕是早晚要被取而代之,若不能制造,未免落人身后。”
周晟一席话,深得林、张二人认同,对乌兹曼火器的仿制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尤其是金属切削车床出现后,工部就发现能用来钻深孔,但是想的很好,做起来很难。
因为缺乏刀具材料,也缺乏生产无缝钢管的技术基础,根本不具备钻深孔的工艺可能,而且机床变速困难,钻孔需要的稳定线速度难以控制。
但周晟提供的信息,却引起了沈云卿的高度警惕,既然普通的乌兹曼商人都已经开始装备火器,只意味着两种可能。
其一是乌兹曼人已经克服卷管的工业化生产的技术路径,至少浮银法不能实现工业化规模低成本生产,充其量是大量生产,所以一定有其他工艺技术代替了浮银法,让卷管大量生产,不排除是发明了工业轧钢技术用于生产薄板,毕竟轧钢的原理就是削苹果皮而已。
其二是出现了新的技术,淘汰了卷管火枪,实现了枪管规模化生产,导致卷管火枪被大量淘汰给民间,或者重要商队用于自卫,而乌兹曼主力军团陆续装备更为便与制造和实用的先进火器。
除此两种可能,绝无其他。
有鉴于这个时期的古阿拉伯文明高度辉煌,而眼下历史进程又不按剧本,这个现象无疑是个危险信号。如果乌兹曼实现了火器新工艺的规模化生产,后果将不堪设想。
尤其是欧洲联军东征暂告结束,暂不得而知欧洲人从中东劫掠到了什么火器技术,但可以肯定,阿拉伯世界的崛起,是迫使欧洲开启大航海的重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现在得到了火器技术,当阿拉伯帝国彻底垄断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节点,无限抬高关税吸贸易的血,欧洲一定会航海。
欧洲大航海的初衷,是突破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垄断和封锁,从海上寻找通往中国的贸易线路,但意外开启了的地理探索大发现。
同时指南针和望远镜的出现,解决了早期航海的技术问题,火器的发展,使之有了武器和技术的代差,综合作用之下刺激了欧洲走上血腥殖民扩张道路。
除此之外,奥斯曼帝国的贸易垄断,封闭了欧洲市场,同时又加剧了欧洲物资的匮乏,当然,不完全是丝绸和茶叶,还有药物、香料、棉花等等,当时欧洲贴身衣物仍然只能穿扎人的羊毛,而阿拉伯人穿的是棉织品,中国人穿的是丝织品。
而经济的窘迫又加重了来百姓的苦难,进一步造成欧洲城邦的频繁动荡和城邦间的贸易关税壁垒,由此又会让教会参与进来,进一步加重中世纪的血腥统治。
当然,后来蒙古西征,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格局,尤其是消灭了阿拉伯帝国,直接导致了之后的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斯拉夫人北迁至东欧大平原,造成乌拉尔山脉门户洞开给斯拉夫人。
总而言之,周晟提供的消息不是什么好现象,但就目前的局势而言,乌兹曼要东进,短时内还没有可能。同时也没有比蒙古强大的游牧民族,至少忽喇还不够格。
蒙古帝国的强大并非成吉思汗本人,也不是蒙古牧民如何血腥,而是需要一整套的国家体系,蒙古帝国正是有一整套的国家体系而得以强大。
同时蒙古帝国连续消灭兼并了女真、契丹、西夏以及黄河两岸的中原地区,有着两三千万的人口基数和整个北亚土地、生产力、物资基础,,同时吸收了女真、契丹、西夏、汉族的大量工匠,官僚形成系统,技术上支撑起了蒙古帝国的军事活动。
而忽喇面对的是强大的岐帝国,同时严重缺乏内政体系和技术科技,更缺乏社会一切所需的资源,只要岐帝国存在一天,忽喇就无法随心所欲发动向南或是向西的战略进攻,自然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