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得此远目境与热浮空,数百里外如人眼数十里外,极为便利。日后无论何处作战,有此二物在手,可得天时、地利之便。”
“没想到,海郡王能有如此鬼斧神工,看来从今往后,北方局势将由此转变,忽喇若是来攻,其将丧失骑兵之利。”
“不错,骑兵之利在乎其狂飙突进飘忽不定,现如今由此二物,可提前数日获悉其踪迹,可谓一览无遗。”
骑兵的厉害并不在于骑兵的冲杀,单论冲杀,骑兵永远不是长杆兵器的对手,无论轻骑兵、弓骑兵、重骑兵,正面硬怼长枪、弓弩构成的步兵方阵,永远没有胜算,因为你根本冲不过去。
骑兵之所以厉害,厉害的不是马匹本身,而是骑兵的机动力。
在缺乏交通工具和先进通讯的农耕文明,骑兵无疑是现代化的武装战车和坦克,高速机动和兵力专场投送,能在宽大战线正面,迅速获得战场优势,从而对步兵造成正面以外任何地域的绝对伤害。
所以对付骑兵的两大原则,一是限制其机动范围和作战空间,骑兵丧失了机动空间,劣势比步兵明显,马会成为累赘,而且损失代价太大。
因此长城和大量密集的城塞,最大程度的制约了骑兵在广大地域内部的机动和劫掠。
其二是提前发现提前准备,在此之前仅能依靠瞭望塔、烽火台,以及建立在高山上的瞭望岗哨提供视野,而人的视力理论极限可以看到四十公里外的一架点状民航客机,实际上多数人看到十公里外目标已经是个极限,同时受到地球曲率和空气折射影响,平地的视野受到极大制约,因此往往需要制高点观察视野。
而山岳纵然视野开阔,但却是固定地貌,无法移动,严重受到地形制约,而瞭望台再高,也是有限的。加之肉眼效率,实际提供的视野也就几十里地。
现在有了热气球和望远镜,同时将机动、高度、视野整合,无疑是从侧面改变了战争的规则。
此番提供的五十支望远镜四倍、八倍各二十五支,以清晰直观的效果,展现不同视野下的观察效果。
众人为此啧啧称奇的同时,周晟心情却是颇为复杂:
“你莫不是早有这等奇物,一直藏着不示人。”
“呵呵,三殿下何必如此执拗,既然有的用,还何必计较这些。”
“若非你早有所谋,怎能如此胸有成竹。”
认识沈云卿至今,他周晟隐隐怀疑沈云卿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手段是早有准备,就好像永远都有用不完的智囊和见识,只要沈云卿愿意,随时都有压箱底的杀手锏。
每次只要看到沈云卿不费吹灰之力的态度,周晟越发相信自己的判断。
其实这种直觉并非妄想臆断,周晟的猜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距离真相只剩一步之遥,可纵然他目光远大,也没有脑洞联想超越时空的认知。
就在二人说话时,周启悄然来而至,可见脸上恭维之色甚浓。
“海郡王见识非凡匠术精湛,孤钦佩佩服之至呀。”
“二殿下过誉,沈某惶恐,为朝廷分忧不分前后,乃我等本分,岂敢贪功。”
“海郡王谦虚了。近日所见,可见海郡王经营有方见识卓远,此番我军得此二物,必能攻无不克马到成功。”
“承二殿下吉言,预祝我军此战大获全胜。”
周启始终给人以温文尔雅不骄不躁的性格,至少表面上看起来,他是个为人和善的谦谦君子,民间和官场的风评都较为温和,相比周晟较为直率和机敏的性格,周启实在没有什么长处。
平日只做女帝安排的分内事,从无过问其他,空闲时或是在宫中带娃娃,或是微服出宫,一派与世无争,与其皇帝亲子的地位颇为不符。
但越是如此,沈云卿却是越发谨慎。他就发现,现在朝中工部、户部、吏部、女帝四方格局下,其他人,或者多数官吏和勋贵无不是有着明确站队的派系。
只有少数不问正事的勋贵到处和稀泥,或者不参合,周启恰是少数人中的独一份,因为他是皇帝的亲儿子,站在任何角度,都没有不选边站队的道理,更何况他还有个姐姐周玉凝。
但就是如此,周启也成为极少数能在四方势力中,从容往来左右逢源的个人,至少比起他沈云卿,出道面临户部、吏部、皇帝三座大山而言,周启的人际环境好的太多。
其越是亲善可亲,越难以让人相信他没有政治动机。尽管目前没有露出端倪,但随着国内问题的解决,国力向外延伸,最终谁在沙滩上,谁在海里裸泳,都将在退潮后一览无余,周启究竟意图何在,三到五年内,或许可窥端倪。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