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406章 深刻而复杂的战略态势

第406章 深刻而复杂的战略态势(2 / 2)

欧阳羽分析透彻入理极为精细,女帝深以为意很是赞同:

“朕也以为腊婆与交趾当一同攻取,但沈云卿的分析也不无道理,交趾民情不同于腊婆,同时交趾人少,而我军若要北线南下,将耗费大量后方民力,而交趾无民力可用,我朝由北线攻入交趾将举步维艰。”

“那南线呢陛下,能否再以海船登陆?”

“也不行。潮瓯之战在于出其不意,再想实施困难重重。而且仅能维持登陆之地我军补给,无法供应深入作战。

若从南线陆路北上,就需从陆路转运,而腊婆各部多半不会助我军讨伐,故而南线向北出兵,困难比北线南下更甚。且南线我军是震慑腊婆各部之基石,南军北上不利于长期兼并,极易被各部所趁,因而不易南军北上。”

有鉴于当前处境与作战的困难,兼并腊婆本土后,再取交趾,经济成本和国力都吃不消,伤亡也更大。

首先,岐军攻占腊婆全境,南方的兵力本就不够,既要维持占领,还要维持治安和生产恢复就已经够呛,再分兵北上,已经占领的地区,随时可能再发生叛乱和暴动,纵然实行宽松政策,但架不住分赃不均和挑唆。

其二是战后的经营和维持开销太大,而交趾地区的统治根基动摇,经济残破,没有人口基础,朝廷要重新治政恢复统治,花费的代价不会比腊婆本土更小,岐帝国现在无力经营二三十万平方公里的焦土地区,拖也得拖死在当地。

如此一来,势必造成战后投入资源不足,进而激化当地民情和矛盾,最后演变成前赴后继周而复始的反岐运动,只能加速交趾地区的脱离。

其三是交趾和腊婆在民情上有本质不同。

腊婆各族归根到底深受赵氏的祸害,相互之间的戒备心理很强,同时各部族之间领地的分配不均,导致腊婆各部族是一盘散沙,维持这盘散沙的手段,无非是不断牺牲周边或者内部小部族的利益,通过外来掠夺蛋糕,满足内部需求,同时通过制造大量部族领地飞地,让部族分散。

并不断妖魔化岐帝国,从而炮制一个巨大而不可战胜的强大对手,以压制内部反对声音。

如今岐军大举攻入其本土,打破其原由既得利益势力范围,就打破了原有的权利固化疆界,制造了新的利益分配可能。

同时沈云卿许诺的好处和实惠,加大了外部利益的输入,进而将利益分配的权利,从赵氏手中,转移至岐帝国手中。

至于抹黑妖魔化岐帝国,阿杉贵、赵禹的帮忙,基本已经消除这一影响,至少在潮瓯,这一影响正在淡化和消除。

而交趾的土民由于岐帝国长期实行羁縻政策,导致其好吃懒做的情况比腊婆更严重,而且由于长期放任,令交趾各部土民对岐帝国产生好欺负的错觉和心态,严重缺乏惩戒措施,说白了,就是孩子惯坏了,他干什么都是应该的。

但是上升到政治层面,就会演变成野心膨胀的叛乱和坐地起价。

由于没有腊婆各族相互尔虞我诈的环境,因此交趾土民根本不服教化,更别说王化,所以跟他们既没有共同利益可讲,也没有道理可说。

这种情况下,岐军再度收复交趾,当地岐民被屠杀殆尽,面对一群无法统御的土民,结果只能是长期不断的陷入经济泥潭不能自拔。

而且屠杀岐民最凶的是当地土民,岐军要算账,也是他们首当其冲,岐军这么想,他们其实也这么想,他们能乐意岐军再度恢复当地政权?显然是不能的,势必要做输死抵抗。

而且以赵越、黎孔的套路,也一定早就灌输了这一思想,当初放任交趾土民主动屠杀交趾岐民,目的也是令交趾土民自断退路,无法反水。

其四,北线岐军南下需要越过十万大山,后勤补给只能走陆路,如今仅仅维持邕州、钦州防线的十万岐军,就已投入民夫五十余万,这要是跨过十万大山,至少还要翻一倍,因为粮食都被民夫消耗在路上,要保证前线供应,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力。

当然,也能走海上,但前提是得有战略时间、空间,以及合适的登陆地点、港口。

登陆潮瓯,那是因为腊婆军毫无准备,且潮瓯是大港,方便吞吐。

如果在交趾登陆,且不说腊婆军已有准备,由于技术条件的制约,不同时期下的登陆作战条件是有限的,当下要登陆作战,必须满足硬滩、港口、与城池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交趾只满足港口,其他均不满足。

而且海上运力有限,无法保障大规模作战需求,同时海上登陆后,不可能一直赖在港口,得要深入内陆,在缺乏车辆、道路、载具、民夫情况下,要么登陆军团自己肩挑人扛,要么当地征用民力,否则就只能守在港口。

且岐军已经实施一次南线登陆作战,占领腊婆本土花费两年时间,再花费两年时间夺取交趾,即便有这个国力,但北方却未必再等得了两年,一旦交趾收复陷入僵持,就可能拖垮帝国。

其五,南线北上最大不利因素是后方占领区不稳定,腊婆各部未必乐意提供劳动力为岐军运输粮草,而且沟通交流也不足以下放到基层,岐军收拾占领地还忙不过来,哪里能北上。

其六,沈云卿估摸着,赵越、黎孔早晚要跟交趾土著翻脸,尤其是丢了本土之后,岐军若卡住南北,交趾腊婆军长期处于战时状态,缺乏人口和统治基础,其吃喝拉撒早晚要吃完。

届时怎么办?自己搞生产?他会吗,即便他会,要保障交趾五六万大军吃喝拉撒,得要多少民力,仅此经济问题,就绝非交趾所能承受。届时矛盾将进一步激化,演变成腊婆军与当地土民的冲突。

而且腊婆土民能反岐帝国,焉不知不会反腊婆,尤其是岐军不再进攻交趾,制造重心转移假象,同时推行攻心计策,大肆收买,这些个有奶便是娘的土民,随时都会调转枪口。

因此与其吃力不讨好,速取交趾,不如占领腊婆后,封闭南北通道与海上贸易,迫使交趾腊婆军与当地土民争夺空间内乱,令其自己消耗,斗个两败俱伤,先让硬茬子自己死一波。

待等岐帝国喘上一口气,稳定了腊婆,交趾的内斗基本水落石出,届时或是当地胜出一方要求和谈,或是与朝廷谈条件,主动请岐军回来,无论何种结局,对岐帝国都是有利的。

最后,沈云卿的战略角度着眼于整个中南半岛,而女帝并不清楚中南半岛的地理背景。

兼并了腊婆,就等于从地理上,隔绝了交趾向南扩张的步伐,同时前的中南半岛较大的势力有四个。

其一是岐帝国,其二是腊婆,其三是骠国,其四是涅佛罗。

岐帝国兼并腊婆后,交趾指日可待,届时形成中南半岛三分有其一格局,并以交趾、云贵、腊婆为平台,迅速向内陆发展,以湄公河为界,实现边界和领土的管辖。

同时日后不排除周照宁实现咸鱼翻身,收复云贵,届时大可以鼓动周照宁南下吞并骠国,岐国再从中南半岛北部,与孟加拉湾登陆,从而打通岐帝国陆路至孟加拉湾、印度洋通道,实现双海岸版图。

这是长期战略,着眼于当前,是以最小代价实现帝国的平稳过度,单纯依靠武力,并不能解决问题。

欧阳羽算的是经济账和政治账,沈云卿算的是战略账和未来账,前者是战术,后者是战略,战术服务于战略,但最终的取舍,仍取决于女帝的考量。

尤其是女帝未必有沈云卿的认知,其着眼范围局限于历史背景下,同时还要考虑家庭因素,国内政治因素,复杂的多。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