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迫于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个人往往不会去僭越道德礼法,尤其是古代以礼教治国,礼教既是规范个人行为的道德基准,无形中又有法律精神的约束。
一旦你预约了这个红线,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如果将道德规范,变成契约形式的白字黑字,这种约束力与执行力会更强,同时只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官府在没有“领导关照的情况”,一定会支持这类契约。
因此当下的背景,决定了社会规范和法律的宽松,没现代法律这么健全。当然,不健全,有不健全的好处,因为符合当前时代背景。
而且也不看看,金戋寺是谁开的公司,合伙人是谁,是皇帝拉着皇亲国戚开的公司,我要罚你款子,你敢说个不字。
而且我也没说瞎话吧,你是以次充好,短斤缺两了吧,你敢不认?皇帝就是最大司法解释权。
女帝顿觉此法颇为合心,既占理,又能罚款,重要的是不用伤筋动骨杀头抄家,引起大范围的反弹和警觉,还能解决问题,达到惩戒目的。而且是温水煮青蛙,等到察觉的时候已经晚了。
金戋寺罚款条款最大的优点就是软绳捆硬蛇,初犯罚没交易金额的百分之二十,基本上你的利润就没了。
第二次罚你交易金额的百分之五十,第三次全部罚没。若再有第四次,不仅全部罚没,还要告官治罪。
当然,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对象,采取的处罚措施也不同。
如是金戋寺内部雇员贪墨,视造成危害的情节严重程度,罚款同时还要开除,如果造成较大危害,在此之上还要报官缉拿。
如此套用到违法乱纪的勋贵头上,第一次违法乱纪,造成百姓与公共财产损失,先赔偿全部损失,再加以经济上的小惩。
第二次照旧赔偿,继续在第一次基础之上,加重经济惩罚,第三次翻倍,第四次女帝也不打算采取刑事强制手段,继续罚款,一直罚到你倾家荡产,罚没你每年朝廷给予的供养和经济特权,但是你的爵位不削,直到依法自动丧失。
而且此法最险恶用心的莫过于两点。
其一是权贵警觉性差,危害意识认知不深,第一次罚个几个、几十、几百贯钱,对于勋贵而言不痛不痒没啥感觉。
第二次也没啥感觉,第三次有点皱皱眉头,第四次可能有点肉疼,然后如此循环往复。
由于勋贵都是一个个圈子、山头、团团伙伙,所以当罚款呈几何倍数增长到单独一个勋贵无法承受的时候,此时有四条路走,自认倒霉做个只有勋贵帽子,没有实际好处的穷光蛋。
第二条路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寻死腻活把事闹大,拉更多人撑腰。。
第三条路是去向狐朋狗友的勋贵借钱。
第四条路就是变本加厉加重对地方的盘剥。
第一是绝对不可能的,要他们放弃到手的荣华富贵,没有可能。而且日子也没法儿过,这些个地方权贵哪个没有三妻四妾,生养了一票的儿女,没了经济收入,也不会一技之长,怎么养活自己都是问题。
第二条路有点道德压力和同党的冷眼。
按说皇帝一而再再而三的罚你款,加以申斥,你怎么也该收敛一点。你现在倾家荡产非但不收敛,还要继续折腾,拉着我们折腾。这不是明摆着藐视王法,藐视朝廷,打朝廷的脸,打皇帝的脸,要皇帝承认你的治外法权吗。
这在朝廷的地盘上搞治外法权,那成什么了,不就是造反吗。
所以第二条路有人会走,尤其是没脑子的,有脑子的肯定不会明着与朝廷死磕,因为连团团伙伙的内部都说不过去,没人想触霉头当出头鸟。
因此可能性最大的是第三条路和第四条路,既然是一个坑的战友,坑也就坑到底了,先借两个银子来使使,哪天等我时来运转(回光返照)指不定有发达了呢。
走第三条路的不在少数,而且多数是拉不下人情脸,讲江湖义气的狐朋狗友和姻盟裙带关系,如拜把子的兄弟,姐夫妹夫,丈人女婿等等。也有一些背信弃义见死不救,甚至冷落井下石的。
因此走第三条路又分化出两个结果。如果是背信弃义见死不救的,属于自保型,一时半会儿还不会有什么问题,但问题是今天不伸手拉一把,其他圈子里的人怎么想,万一他们也落难了,你还明哲保身,他们又会怎么对待你,你落难了,他们难道就不会踹你一脚?
这是慢性发酵,一时半刻反应不到现实中。
如果是第一种结果,借钱消灾还罚款,显然是女帝最乐见的。
如此罚一个勋贵,拉来一票跟着挨罚,你借一次两次三次,难不成还能一直借,早晚连你自己也搭进去。
而且万一借钱搞事的这位主,搞出了大事。如命案、站错队等等,谁借钱偿还罚款,谁跟着倒霉,定你个怂恿作奸犯科,同党包庇的罪名,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至于第四条路,变本加厉危害地方,朕已经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给了你机会,你不珍惜,那就休怪朕不近人情,发展到这里,就能采取极端手段。
而且说起来,朕通报批评采取惩戒措施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大家有目共睹,谁出来站台,你按什么心。
此时此刻女帝占情、占理、更占法,处置起来更为方便。
第二点险恶用心一时半会儿反应不到现实层面,由于罚款惩戒措施需要典型案例和时间去执行,也就是树立反面教材,震慑潜在违法人员。
所以一时半会儿还不能产生良心效应,而这个良性效应就是不断出现的典型案例带来的集团效应。
由于这些个被罚的勋贵都有自己的圈子,当被罚没倾家荡产之后,首先会去投靠圈子里的其他人,以及裙带关系,如此有接连感染圈内其他人。
这犯事儿的要是安分守己,接受教训,多半不会连累圈子里的其他人,也就没有后续发展。
但问题是教育要是管用,还要监狱和法律干什么。这些个作奸犯科的权贵,哪个不是累犯。一次倾家荡产就能改过自新?铁定是不能的。
所以就会连带祸害圈子里的其他人,拉其他人下水。
当这种效应不断扩大,不断感染扩散,最后就有更多权贵被罚没倾家荡产。
当这种效应、教训、反面教材、典型案例足够多时,其他权贵就会警惕,就会约束自己,约束圈子里的其他人,一定程度上就能起到震慑作用,至少冠冕堂皇光天化日的违反乱纪要收敛一些,实在不能收敛的转入暗中实施。
到此,罚款惩戒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至于转入暗中实施的,朝廷鹰犬机构干的就是这一行,真当我治不了你。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