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521章 形势严峻(17)

第521章 形势严峻(17)(2 / 2)

而蒙古通商花剌子模,本质上就有个逻辑矛盾,那就是花剌子模的交易对象很多,蒙古有的货物西夏和女真都有,宋朝有的蒙古没有。

而花剌子模在此之前已经收服了西辽和阿富汗,东南边又与物产丰富的印度截然,忽喇子模自己有游牧特产,所以花剌子模的商品来源丰富,完全可以不与蒙古交易。

或者说,成吉思汗应该清楚忽喇子模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得到游牧产品,甚至花剌子模也能生产。

这种情况下提出贸易交易,就意味着需要挤掉其他人的份额。

结果成吉思汗的使者商队,因花剌子模总督亦难出见财起意,污称蒙古使团都是间谍,结果给全杀了,货也被抢了,还是秘密的干活。

而且很历史很具喜剧性,成吉思汗担心贸易中断,遣使花剌子模要求交出凶手,但同时这个时候蒙古正在南下攻打金朝,遭到花剌子模拒绝后,成吉思汗亲自率兵西征。

也就是说,蒙古一面打金朝,一面打花剌子模,两线开战。

而且此时的花剌子模正处于鼎盛时期,刚刚收服西辽、阿富汗,军队也算得上是能征惯战,成吉思汗说打就打,如果单纯为了颜面和尊严,那未免太过幼稚。

但从事后来看蒙古通过西征,不仅掠夺了大量财富和物质产出,还通过以战养战,继续维持庞大的战争机器,同时通过战争消耗蒙古内部的矛盾,使之趋于相对统一。

所以成吉思汗西征,本质上还是经济问题,他得要养活统一后的蒙古各部以及应付征讨女真的经济消耗,同时不可否认铁木真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一代天骄。

否则以区区两三百万人口,挑战全世界三亿人,杀光了一亿,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知道这是条死路。

所以只有一个原因,才能让成吉思汗做出可能毁灭自己的决定,那就是被逼上绝路,被生存逼上绝路(小冰期),被军事威胁逼上绝路,被物质匮乏逼上绝路,才可能以寡敌众,而且铁木真对蒙古战力高度自信,也决定了走上称霸道路。

现在忽喇能从中东的乌兹曼人手里买到先进火器,却不卖给岐帝国,沈云卿判断,前几年乌兹曼出台的一系列经济税收调整,不排除是冲着丝绸之路和海上贸易来的。

眼下的中东地区没能按历史剧本顺利攻占伊朗,但是欧洲却对中东发动了宗教战争,并在十年前基本失败,没有按历史剧本走。

现在中东的乌兹曼又把火器卖给忽喇,沈云卿思来想去只有一种可能。

乌兹曼人通过最近十年的政策调整和元气恢复,可能要按剧本套路走,出兵波兹津,打伊朗高原,获得波斯高原的小麦产区和经济产区。

而且盘踞在中亚中西北的罗哈诺与波兹津打了几年,虽然罗哈诺取得战争胜利指日可待,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废了大气力。

波兹津与罗哈诺都元气大伤,这个时中东的乌兹曼人出兵波兹津,一战能下波斯高原。

但乌兹曼人担心岐帝国再次出兵援助波斯,所以早在木可烈时期通商时期,就已经开始着手牵制岐帝国出兵的可能,把火器卖给忽喇,而不卖给岐帝国,显然是为了坐等风云变幻,忽喇与岐帝国开战无暇顾及波斯高原。

尽管这个空间跨度有些大,但自从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无论是欧洲对中东的宗教战争,还是中原王朝外部的动荡,本质上都是经济问题。

甭看十字军打着宗教的名义攻占耶路撒冷,其本质仍然是经济战争。

由于欧洲农业衰退带来的连锁经济问题,欧洲民不聊生,老百姓食不果腹,国王都快当裤子。

罗马教廷只产出圣经,不产卫生巾,又不幸赶上小冰河期,欧洲农业凋敝,各地反王权、反教廷斗争日趋白热化,对外转嫁矛盾,消耗一批热血志士,就成了必然结果。

以宗教名义,入侵阿拉伯,既能占住法理依据,团结一批欧洲宗教狂热分子,又能通过战争行动掠夺财富,以战养战,渡过欧洲危机,其实现代国际正是还是这个套路。

而同时期的中原王朝周边的西夏、契丹、女真、蒙古,也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和北宋经济红利的刺激,激发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欲望。

他们也要过上好日子,而小冰期让游牧变得更加不稳定,同时又不农耕,其实当时北方400毫米降水大幅南移,没有水利设施,光靠旱地种田已经难有什么收获,加之小冰期,草都难长,要想活命只有南下。

基于历史的惯性和潮流的经验,沈云卿相信,乌兹曼人要东进,与岐帝国对决可能也无法避免。

而阿拉伯帝国攻占伊朗高原,本质上还是农业经济驱使,所谓的传播宗教正义只是一个幌子。

看看现在中东那块地方,全是沙漠,一千年前也好不到哪里去,攻打波斯的根本动力,是波斯的生态环境,小麦产区、棉花产区、牧场还有经济产区。

一千年前的波斯高原不说温暖如春四季宜人,但至少地貌环境比今天的伊朗高原好得多,物产更丰富,农业产出更高,加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加持,过得较为富裕。

阿拉伯人在公元七世纪攻灭波斯国,波斯向唐帝国求援,本质就是阿拉伯人看中了波斯的富庶,唐玄宗派遣高仙芝出兵波斯复国,既是当时唐帝国为了自己的面子威信和稳定中亚版图,同时也还是为了打通丝绸之路,归根到底还是经济。

因为玄宗时期的唐帝国虽然开始出现中兴气象,但国内的经济问题依然严峻,阿拉伯在中东的崛起,导致了经济效应传导至国内。

当然,当时的中国人还没有什么国际经济认知,但当时的波斯与唐帝国,那可是亲兄弟算一本账,经济联系高度密切,波斯糟灾,一定会通过经济链条传递至国内。

而且当时阿拉伯人的最终目标不止是波斯,而要一直攻到长安,攫取东方的财富,所以还是经济动力驱使。

现在乌兹曼人在军事装备上的厚此薄彼,显然是在为日后攻取波斯高原,在做政治、军事、经济层面的准备,现在忽喇、与岐帝国翻脸,显然是到了收获期。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