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对西征罗哈诺一事准备的如何?”
“回陛下,西征预计用兵七万,眼下西域都护有兵三万余,剩余四万从呼延、陇西各抽一万,关外抽两万。不过臣建议届时能否从禁军中调拨五千火器新军用于作战。”
“准奏,还是速战速决的好。”
“陛下圣明。另外此战还需明确我朝攻掠的土地范围,其中又涉及与波兹津、忽喇的势力划分,还有攻打罗哈诺王城丘兹城。
听说罗哈诺早年在攻取铁律国时,掠得金银财宝无数,我军此番西征粮草虽然仰仗波兹津与忽喇,但所需支出远征军饷仍然巨大,因此若能打下丘兹城是最好不过。”
“那可知丘兹城在何处?”
“暂不得而知。”
波兹津此番出使使者是波兹津王贾巴塔的弟弟,亲王沃列·贾巴塔,所以罗哈诺才要截杀贾巴塔,因为波兹津王舒米尔瀚·贾巴塔没有儿子,只有女儿,按波兹津的传统,王位只能传给儿子,所以沃列·贾巴塔一脉将继承王位。
沃列·贾巴塔亲自来中原,可见波兹津对岐帝国的重视程度到了生死有关的地步。
此来既是求援,同时也是希望岐帝国能继续支持贾巴塔家族统治,避免战败后带来的国内动荡被推翻。
罗哈诺在军事上击败波兹津后,取得政治上的胜利,势必还会赶尽杀绝,对波兹津进行政治渗透,煽动民间叛乱,达到推翻贾巴塔家族统治,从而扶持一个亲罗哈诺的傀儡,或者上台一个更弱的统治群体,从而为日后肢解波兹津做准备。
贾巴塔此来就是寻求岐帝国的政治援助和贸易援助,让贾巴塔家族得到波兹津国的路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特权,从而笼络国内贵族和商人团体,先稳住他们,再稳住老百姓。
同时贾巴塔还带来了另一个消息,罗哈诺对岐帝国开战已经无法避免。
当然,这个态势现在傻子也看得出来,不用贾巴塔亲自来说,明眼人都知道,但岐帝国不知道的是,罗哈诺与波兹津打了半死之后,哪里来的勇气再来挑战岐帝国。
一方面是忽喇与岐帝国决裂,给罗哈诺制造了袭取西域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比较戏剧化了,这件事由于太远,岐帝国根本不知道。
那就是罗哈诺王取得了“达尔翰国”王位继承权,原因是罗哈诺王他妈是达尔翰国国王的妹妹,达尔翰国国王膝下无子,罗哈诺王赢取了娶了自己表妹,于是就得到了达尔翰国王位的继承权。
这个达尔翰国位于今天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东部地区,北面与罗哈诺接壤,南面与乌兹曼、波兹津接壤,被夹在两者之间,人种血缘关系更接近于中东人,但是与乌兹曼是政治联盟联姻,与乌兹曼关系较差。
原因是高加索南北地区受基督教影响比***教影响大,因此感情上亲基督教,但同时被里海和黑海在海陆上隔断,与欧洲没有直接的地缘连接。
欧洲联军攻入中东期间,达尔翰国没有少在高加索地区兴风作浪,后期虽然有所收敛,但是始终在担心乌兹曼秋后算账,所以现实中需要一个靠山。
而欧洲离着高加索太远,东欧实力一百年前又不给力,更别说高加索,罗马教廷对这个山旮旯地方的上帝子民其实没什么好感,甚至可能都不知道。
而罗哈诺是个无宗教国家,相较与乌兹曼的宗教对立,达尔翰国与罗哈诺结盟没有宗教冲突,相反可以通过向罗哈诺传教,扩大基督教在外部世界的影响力,从而得到罗马教廷的关注和同情。
于是大约五十多年前,罗哈诺与达尔翰国先同盟,后联姻,然而联着联着把自己给联没了。罗哈诺王在一年多前取得达尔翰国王位后,陡然多了几百万人口和十几万大军。
也就是说,罗哈诺与波兹津死磕之际临场休息补血条,满血复活了。
同时刚刚从法理上兼并达尔翰国的罗哈诺王也很清楚,这种兼并并不稳定,所以按一贯的套路,就需要把达尔翰国的军队拉出去当炮灰。
这也就解释了顾通反馈的消息,发现一支装束截然不同的罗哈诺军,连人种也不一样。现在看来,这些军队就是从南高加索调来的精锐炮灰。
而且,罗哈诺早年兼并了铁律国,也就是现在的北高加索地区,得到了当地的金矿产区和大量财富,而此番兼并达尔翰国,罗哈诺又发了一笔横财。
于是现在就带来一个现实问题,岐帝国联手忽喇、波兹津西征讨伐罗哈诺,岐帝国准备吞并多少领土,才能比较合适。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