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收割车能否加快生产,以供塞外屯田。”
“启禀陛下,眼下忙于生产枪支与财阀订购的机械,工部所需生产机械制造缓慢,无力抽出更多机械用于收割车制造。臣建议议和结束后应该停产枪支生产,先用于工部继续机械制造,然后再生产收割车。
至于塞外迁民屯田所需收割车,臣建议从虎屯营与岐军关内屯田中先行调拨,以解燃眉之急。等工部产力增加之后,再广造收割车也不迟。”
林毅贤话音未落,范勇说:
“停止步枪生产,将会严重削弱岐军战力,工部就别无他法了吗?”
“范大人,只有生产更多母机,才能更多制造其他机械、设备,工部如今需要向财商交付订购的一应机械设备,同时又要生产枪支与其他所需,两者必须停产其一,才能抽出产力,不停产枪支,就得停产交付财商的机械设备,如此一来,户部是不会答应的,而且也有失朝廷信誉,更影响朝廷大局。
如今已经有枪近六千支,如四月停产,还能再产一千两百余支,已经不比忽喇少。
而且观使团塞外一战,两千支枪无坚不摧近乎无敌,短时内七千预支枪应该足用了。”
工业产能主要来自两块,一块是工业劳动人口,一块是生产母机,生产母机主要是指的切削机床、大型锻压机、水压机等生产设备的机床。
工部眼下工业母机严重不足,还都是蒸汽动力驱动,效率比电力驱动设备低得多,比现代数控设备和高级刀具加持,那就更低了,低的让人怀疑人生。
而且订单超过了产能,同时还要兼顾国防生产、经济商品生产,根本抽不出余力生产额外东西,就连工部自己的工业母机生产也因为订单太多被严重挤压。
目前唯一的优势是技工比设备多,一天三班倒还都嫌多,是人在等机床工位。
这都得感谢沈云卿开办的机械科,搞的职业技能教育,这些年培养了不少技工。
沈云卿很清楚,工业设备一旦完成初始积累和置业,无论规模多小,技术等级多低,只要国家政策配套,集中资源办大事,工业设备早期的扩张比人才扩张快,因为培养一个基本数量技工最少一两年,但是生产一台设备少则十几天,多则几个月就能下线,搁近现代,生产机床就和生产香肠一样快。
但是人力资源却不可能快速培养,需要一个周期。
所以沈云卿在工部实现金属切削机械化后,首先扩大培养技工人群,一旦铁禁废除,朝廷政策调整过来,机械设备生产会比人才培养速度更快。
现在是人等设备,十年后就可能是设备等人,设备等人的损失,比人等设备的损失更大。因为设备造出不来用,就不能产生经济效益,投资的固定资产就是严重占用经济和物质资源。
林毅贤建议枪支生产个七八千支就打住,两千支就已经无敌了,生产了再多,你没地方使,还要耽误国家发展,这就是吃饱了撑着。
枪支停产之后,腾挪的工业产力先紧急用于生产工业母机设备,有了更多的工业母机设备,才能生产更多其他设备。
但范勇他想的不一样,好东西哪有嫌少的道理,更何况这是要人命的东西,自然是越多越好。
二人争执不下,女帝这时说:
“万事根为本,既然有更多的机械才能生产更多机器,林爱卿此议甚合当前时局。范爱卿。”
“臣在。”
“当前应以朝廷大局为重,以江山社稷为重。”
“是,臣明白了。”
“既然诸卿对议和内容没有异议,就由桑大人替朕草拟回文,明日交朕复核。”
“臣领旨。”桑劲川先是同意,但随后话锋一转又问:“陛下,议和之后需得向塞外迁徙百姓,由此所生一应支出恐怕不是小数,是否还应从长计议。”
“此事等海郡王还朝后再议。”
“是。”
桑劲川倒不是担心塞外迁民会花多少钱,而是担心迁徙民之后要筑城和维持当地的生活必需品,需要大量支出,如果仅仅只是迁徙人口,这还只是小钱,筑城才是大头。
但邱继匡、李义清二人奏本之内只说了要方便向忽喇提供面粉,往塞外迁民屯田,但没提不筑城,因为只怕提了户部是开心了,兵部那里不好说话,所以沈云卿只在自己的秘奏中向女帝做了交代。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