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化及认命了,但有人不认命。
医正张恺,本来是一个从九品下的末流官吏,若不是参与了江都之变,连名字不会被人记住。可张恺抓住机会,先投司马德戡,然后转投宇文化及,事成后被任命为吏部侍郎,参与政事。宇文化及称帝之后,张恺更是被任命为内史令,地位极高。
但地位再高也摆脱不了死亡的噩运。
张恺为了往上爬,是一路沉浮,四处投机,现在好不容易成了宰相,好日子还没有享受几天,当然不愿意死。
他知道自己参与了江都之变,在隋军那里罪无可赦,但他也清楚,到底有罪没罪,其实就是卫公的一句话。若是无功,自然有罪;若是有功,比如生擒了宇文化及,天大的罪过,也没有了。
张恺想用宇文化及给自己换条生路。
张恺是文官,不掌兵权, 这件事自然做不到。但他还有帮手, 宇文化及新封的右武侯大将军陈伯谋便是其同党。
陈伯谋也不是个常人,他是陈文帝陈蒨的第十三个儿子, 陈后主的堂弟,其年已经五十多岁,曾做过大隋的龙州刺史,后担任光禄少卿。
二人都是南人, 关系很好。
当初宇文化及江都兵变, 陈伯谋虽是个南人,但走通了张恺的路子,侥幸逃得性命。
后来宇文化及北上,陈伯谋也被裹胁, 先后担任光禄卿、工部尚书等职务。虽然陈伯谋一直对宇文化及不耻, 可他也一直没能脱身,最后跟着宇文化及一路辗转,到了临濮。
对于张恺的劝说, 陈伯谋立刻动心。
陈伯谋自觉他虽然是伪朝的官吏,但并没有参与过江都兵变,而且他的侄女陈婤还是卫公黄明远的小妾。他若是逃到黄明远那里,至少可以活命,而跟着宇文化及,下场怕是不妙。
于是张恺一鼓弄,他便同意了。
不过二人虽然有心,但却无力。陈伯谋虽然挂着一个大将军的名头, 其实也不顶用, 手底下只有不到百人。
宇文化及虽然现在是醉生梦死,等着末日, 但也知道军权的重要性, 早将众人的军权收回去。陈伯谋这百十人还是因为关系好,间接掌握的。
不过二人也有本事, 四面联络关系好的将领。
这时候二人充分发挥嘴皮子的功夫, 劝说众人, 只要将宇文化及兄弟献给隋军, 卫公必会让众人活命。
卫公当然没有同意过。
但此时为了拿下宇文化及,二人也是乱许愿了。
人在溺水的时候, 最喜欢抓住一支救命稻草。本来都以为必死无疑的局面,现在又发现一条活路, 谁不想从之。
至于宇文化及兄弟,爱死不死。
没人对宇文化及有什么忠诚。
在秘密串联之下,张恺和陈伯谋果然联络了很多志同道合之人,大家的求生意志,俱是十分的顽强。
当晚,陈伯谋便潜伏出去见隋军。夜长梦多,众人也怕到了明天隋军就攻城,他们便没献城的机会了。
城外围城的是苏邕,因为手中全是骑兵, 不便攻城,于是他将临濮城团团围住, 等待黄青主力的到来。
临濮城的防御尽是空档,陈伯谋很容易便偷跑出来。
听到陈伯谋的谋划,苏邕心中大喜, 立刻同意了守军的投降请求。
对于苏邕来说,以陈伯谋的身份和现在的处境,投降之请还算能信得过。而且他若能亲自破城, 总比等着黄青来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