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之后,隋军主力乘胜围攻辽东城。
辽东城城坚粮足,作为高句丽人抵御大隋、经营辽东的核心之地,很不好打。虽然之前辽东城下一场大战,高句丽主力折损六万余人,但城中尚有八万军队,还有十余万百姓。
隋军对辽东城发起了几场试探性攻击,都被对方击退。这时虞世基等人建议杨广可围点打援,引诱高句丽各部救援辽东城。只要将各路高句丽援军击败,辽东城就成了一座死城,攻破只是时间问题。
杨广最后允之。
杨广遂命令各军攻城,同时又命令诸将,高句丽人若请求投降,立即就宣布安抚接纳,不得纵兵进攻。杨广担忧各部立功心切,直接吃了辽东城这个诱饵,那他拿什么来引诱高句丽人。
后世有种观点,认为杨广发动高句丽之战,是为了清洗关陇集团在军队中的势力,所以故意让北方军队去送死,而且这种说法能够解释为什么杨广在辽东屡屡做出蠢猪式的决定。
黄明远对此是嗤之以鼻。
杨广是个政治家,难道不知道征辽失败的后果。有人这么认为杨广的做法,难道觉得治理国家是一种儿戏。
实际上历史上的杨广,没有黄明远佐助,也在与关陇世家的斗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政治清洗才是最容易的,而战争清洗不可预测性实在太大。况且军队是统治阶级维持稳定最重要的工具,杨广若是疯狂到将数百万军队送给高句丽人做炮灰,那杨广凭什么来维持统治,历史上杨广可没有逐渐类似新军一样的部队来替代旧军队。
而且因为军队的服从性,大部分的士兵是只听上一级的,因此只需要将各级将领清洗一遍便可重新掌握军队。实际上杨广已经在这么做了,其重用的来护儿、周法尚、陈棱、薛世雄、裴仁基、赵才都不是关陇世家的人,关陇世家的实力也被杨广压制到最低,杨广没必要舍近求远。
东征高句丽的失败是一场战术失败的战争,但绝不是战略上自我毁灭的战争。如果一开始杨广就希望这一战失败,那么他绝不会御驾亲征,而是将这一战交给别人,让臣子做战败的替罪羊。
至于很多阴谋家说得杨广为了净化北方汉族血脉而故意驱使北方汉人去死的说法,只能说神想象,杨广本身就有一半的胡人血脉,难道他连自己也要杀了吗?
至于后来杨广为什么会二次、三次征讨高句丽,一是杨广不甘心于失败,二是杨广将征讨高句丽作为重拾威望的救命稻草。
命运弄人,实在无奈。
当然后人所有的推测不过是后人从结果倒退原因,一切皆不得而知。但现在隋军可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失败,都有人都士气昂扬。
接下来第一日攻城,隋军便使出了吃奶的劲。各种攻城器具齐上阵,尤其是负责掩护的数百架投石车,直打得城头上的高句丽人抬不起头来。
眼看这种结果,众将万分兴奋,但杨广却是有些担忧。一旦众人将辽东城打下来,还怎么围点打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