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荒团 > 二九章 新的家乡

二九章 新的家乡(1 / 2)

过于悲伤的严勇被扶下去,没人打扰沉默的李易。

夕阳把最后的火红铺展下来,松涛阵阵,映山红起起伏伏,摇曳成一片火海。

李易缓缓坐在李胜石坟旁,如同和李胜石促膝谈心一般絮絮:“大师兄来晚了,为了实现咱们当初的理想,每天总有许多的事要去做啊。马上大师兄又要走了,这一去,又不知多久才能再见。我就唱个曲子告别吧,你不是最喜欢大师兄的歌吗?那就记好了,我就唱一遍,记不住要罚啊。”

在落寞的夕阳下,李易开始哽咽着哼唱: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

酒一杯

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还

来时莫徘徊。。。。。。”

这首《送别》打动了所有人,尤其是王一成。

王一成是音乐大家,他完全被这首词浅意深,但哀而不伤的词句震撼了。

《送别》是后世李叔同所作。

李叔同前半生是才子,号称“二十文章惊海内”。无论诗词歌赋,都堪称一代宗师。

后半生是高僧,许多人评价他三百年来佛法第一。

这首词做于1914年。那是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李叔同好友许幻园,站在门外喊出李叔同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挥泪而别,连李叔同的家门也没进。

李叔同看着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深感世间诸般无奈。返回到屋内,就写下了《送别》这首传世之作。

李叔同做这首词的时候还是文言文的时代,历经百年,任凭天翻地覆进入电子信息社会,词曲也历久弥新,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今天这首词向前回溯三百年,一样具有莫大感染力。

在场许多人都是饱读诗书,更是沉浸在词曲意境中不能自拔。人一辈子谁没经历过生离死别呢?“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何等凄婉无奈啊。

王一成情绪激动,不等祭奠活动结束,就急急赶回住处,奋笔疾书,记下了这首词曲,连夜送往京师。

对于王一成这样有身份的京师坐地户,城门关了还难不住他。他赶到《大明日报》社,要求撤换掉头版文章,全文刊载李易悼念师弟的歌词。

临时换文章,涉及排板印刷许多方面,可是总编听了王一成演唱,惊为天曲,当即决定就算耽误明天出版时间,也在所不惜。

不过嘴上是这样说,他还是安排人四处找报贩子做宣传去了。李易的头版头条,不仅是政治意义,经济价值一样不可估量。

《大明日报》这一次抢了所有报纸的风头,当日印数加了十倍,一样供不应求。

其他报纸只能望洋兴叹:没办法,李易唱这首歌的时候,确实有许多记者在场。这些人也知道这首词曲肯定轰动,可是记下歌词容易,记下曲子就难了。不是王一成这样天赋极强过耳不忘的人,还真没几个办得到。

第二天,所有歌坊人满为患,谁都想抢先听这首《送别》。

当天朝堂上,万历帝也忘了议国家大事,问的也是这首送别。没办法,万历帝是文化人,早习惯了看报纸。今天大明官办报纸头版刊载的《送别》,万历帝看了先赞叹好词。接着叫来教坊司的人演唱。

教坊司主管宫廷歌舞,按说王一成这样优秀的艺术家应该进入这个部门。可是王一成科考及第,进了清贵的翰林院,就不愿意进有许多女人的教坊司任职。所以万历帝就算是皇帝,按规矩也不能直接宣一个翰林给他唱曲。

万历帝很重感情,几乎是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典型,对这样伤感的词最是认同。

王一成品级低,没资格上朝,万历帝急着听王一成亲自演绎的歌曲。于是早早宣布散朝,召来了王一成。

许多有地位的官员都跟着万历帝到了东暖阁,听王一成讲述李易当时唱歌情景。再酝酿情绪,演唱了这首《送别》。

这首歌曲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关键就在于直抵人心的伤感无奈。

王一成是音乐大家,把这种情绪完美演绎出来。许多大臣心有所感,不禁潸然泪下。

这首歌曲很快风靡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