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代售(1 / 2)

老大夫这时再看如玉,眼神里充满了好奇,捋着胡子上上下下地打量起如玉来。

“观你父母也不是那么精明的,却教导出你兄妹二人来,不容易。难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歹竹出好笋?”

前半句说的如玉心花怒放的,后半句却笑不出来,“您老说啥子呢?我父母是歹竹吗?很明显不是。我兄妹二人是完完全全继承了我父母的优点,这才变得如此聪慧。是吧,哥哥。”

“那是自然。”洛如山连连点头,谁也不能说他们父母的不是,老大夫也不行。

老大夫哈哈大笑,“嗯,不错,后生可畏!老夫姓吴,你们以后就叫我吴老吧。胖丫头,说说看,你这金疮药按两来卖的话作价几何?你这竹桶又是如何卖的?”

如玉道:“金疮药的用料实在不便宜,制作手法也相当不易。我觉得一两金疮药卖一两银子,吴老您看如何?”

吴老大夫连连摇头,“不成不成。一两银子贵了,这才一两金疮药。没多少人买的起。”

“那若是再加上这特制的竹桶呢?一个竹桶装二两金疮药。”如玉又道,“买二两药,我免费送一竹桶。这竹桶的做法是我爹独创的,看到这塞子了吗?密封起来严严实实的,就算掉进水里,也不会在第一时间打湿了。”

这木塞是用极软的木头做成,这种木头是如玉兄妹二人在某个山谷里发现的,再用木工手法将一般的竹桶改制一番,将软木塞子堵住出口,就算来回摇晃也不会掉出任出粉末。比起那种小瓷瓶严实又结实。

吴老抿着嘴,没有说话。似乎在考虑可行性。

李青云接着说道:“吴老大夫,以在下看来,如玉妹子说的有道理。先不说这能救人性命的金疮药,就说这竹桶,就值得吴老您答应下来。

据在下所知,此类竹桶的用法在咱们句月县还是首次。再说了,这类竹桶还能保证金疮药不漏,关键时刻能救命。人的性命是无价的,这才有了某些救命药千金不换的说法。

若是贵医馆能用这样的竹桶盛药,在咱们句月县也是独一无二的。到时候人家一提起仁济医馆的金疮药,首先想到的是这竹桶,它代表的是仁济医馆的脸面。”

李青云的这番话也给了如玉某些提示,她又接着说道:“如果把仁济医馆几个字刻在竹桶上的话,岂不是更加妙?除此之外再刻上仁济金疮药,这可是能流传千古的好法子呀。”

说完,如玉给了洛如山一个眼神,那是让他也说上几句的眼神。

洛如山会意,咧嘴笑道:“吴老大夫,您见多识广,相信您能明白我兄弟跟我妹妹说的这些话。在我看来,这些点子也是万金难买的。

不过,看在吴老大夫帮我们一家人渡过难关,又帮我爹看伤的份上,就不收银钱了,我们帮仁济医馆也是应该的。”

如玉和李青云连连点头,这份捧场也是没谁了。

吴老大夫再次哈哈大笑,“你们几个说得也有那么几分道理。那就一两银子一两金疮药。二两药配一只竹筒,再给我刻上……。”

“哎,您等等。”如玉急地叫了停,不好意思道:“吴老,做竹桶跟刻字可不一样的。刻字是细致活儿,做一个竹桶的功夫不一定能刻出字来,得加钱的。”

说了这么多,这才是如玉真正的目的。

吴老大夫认可了如玉和她所制的药,也就不想多计较,便道:“那就一个加十文钱吧。”

“行是行,就怕做不了那么多。”如玉很痛快地应下,“您看,我们改为用火烙字如何?若是快的话还能在上面画上几笔画呢,不知吴老您喜欢啥?”

最新小说: 红楼之韶光如梦 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 云音诀 遥望雪归处 穿越古代养家日常 穿越之拐个将军当保镖 逼婚失败,小可怜竟转身驱妖救人 小农女也嚣张 盛庭延 汤府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