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多少有点局促不安,紧张归紧张,高门大户的女儿哪怕是庶女也总是要嫁人的,教养上不会亏了,她也会没话找话:“没想到太后她老人家还惦记着娘……姨娘,还劳动嬷嬷亲自跑这一趟,我和姨娘都是受宠若惊呢。”
刘嬷嬷顺着她的话往下接:“太后记得今儿大约是姨娘的生辰来着,也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特意打发了我来瞧瞧。”
叶佩云感动不已:“真不知道如何感谢太后,难为她老人家日理万机垂帘听政,百忙之中还能记得我姨娘的生辰是哪一天……”
她说着有点哽咽了,跟这些人本该做做戏就罢了,只是牵扯到自己的亲娘,难免动真情。
父亲倒也算了,就连太后都能记得住姨娘的生辰,温雪晴却记不住。
想想这些年来石姨娘在温雪晴面前伏低做小,拿她当祖宗一样侍奉,主动去她面前站规矩,这样的付出最终换来的是什么?她心里的不平衡又多了些。
刘嬷嬷能在宫里混到给太后跑外勤,自然也早就练就了一副八风不动的本事,就淡定的看着叶佩云动容,心说还真好拿捏,比想象中的容易的多。
外头有喧哗声,不多会儿石姨娘捧着一套新茶具进来了,面上还带着笑,有些许讽刺的意味。
“让刘嬷嬷见笑了,那些人惯会捧高踩低的,听说嬷嬷是宫里来的,这不,把全新的茶具拿出来了不说,还把庄子上最好的茶叶也拿出来了。”
说是庄子上最好的茶叶,还真是顶顶好的茶叶。
这又牵扯到另一桩事。
一贯以来民间出了新茶都是不会上贡到宫里的,进到宫里能给皇帝喝的其实都是陈茶,这样做是怕皇上喝惯了好茶,口味养叼了,就再也喝不下次一些的茶了。
给慈宁宫的茶也不外乎如是。
一年年哪有那么多好茶上贡进宫里?万一哪一年时节不济,出不了新茶,宫里要,拿不出,岂不是龙颜大怒之下一片腥风血雨么?
所以宫里的人想要喝好茶,要么自己在外面有门路,要么到外面去喝。
这庄子上的茶,就比宫里的要好许多。
刘嬷嬷尝了一口就品出味来,不过这一趟她出来也不是为了茶的事儿,所以并未上心,只笑着同石姨娘拉家常。
最后说到叶佩云身上去,石姨娘心疼女儿:“你一个庶女,从前有我在,还能护着你,如今我不在府里,你父亲又不管事儿,你可怎么办才好呢?那些人一个个又都爱看人下菜碟……”
叶佩云安慰她:“不碍事的,姨娘走了没多久,我就被记在了嫡母名下,如今名义上已经是嫡女了。府里的下人就算是看在嫡母的面子上也要对我客气三分。”
说到这里她心里十分愧疚:“姨娘怪我么?不怕嬷嬷听见,这会儿我心里觉得怪对不住姨娘的,姨娘不在眼前我就认了嫡母做母亲,心里头怎么都有种认贼作母的感觉。可为了在府里站住脚,为了将来能嫁一个好婆家,出人头地后把姨娘接出庄子,我还是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