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玄幻奇幻 > 临世一梦 > 第161章 新的力量形式运用/凌风迫浪斩

第161章 新的力量形式运用/凌风迫浪斩(2 / 2)

“精神渗透——精神枯竭。”

“心灵影响——心灵干涸。”

凡无梦自然没有那个能力真的将嶙狞古蚺给打的精神到枯竭,心灵到干涸的地步,只是使其陷入到这种状态而已,就像人明明休息的很好,却还是会觉得累一样。

能成功这也主要归功于嶙狞古蚺被封印这么久,后又和神物一并俱损的成果,虽然嶙狞古蚺能够察觉到幻灵的入侵,但它已无余力清除,能够发觉并不代表就能够破解幻灵,破除幻灵的根本还是实力,发觉只不过是第一步的前提而已。

而陷入该状态的嶙狞古蚺难免被凡无梦制约,而受此影响,使它更加的雪上加霜,这种相同形式的负面状态也使得它更加不堪。

另一边凡无梦看见重伤远逃的神邸,在他的身上亦留有被弑主伤过的自弑剑印,由于被极大程度的重创,神邸逃跑的速度并不快,很多能力由于伤势原因都没有完全施展出来,所以凡无梦也就放任他而去了。

可是情况还是不那么乐观,凡无梦力·量还是太弱了,无法真的强创到嶙狞古蚺,在面对嶙狞古蚺的强势力量还是很被动。

为此,凡无梦立即开启自己的第二意识反映面,一面拖住嶙狞古蚺,一面将更多的思维运转留给第二意识反映面计算。

如何再提升力的量,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毕竟已经到了无限级别后,力量的成长本就需要造化才能有新的突破,否则单纯的运用根本就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且还无法叠加,无法重复运算,在这单力序列式链中简直牢牢的锁死了他的可能性。只能进行单项运算,这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去想着成长。

————单项运算————

凡无梦突然好像抓住了重点,单项运算的话,单项,是啊,如果不能多项结算走复杂路线,那也可以单项运算走简单路线啊。

已知宇宙级力量无法迅速提升的根本还是对于力量的理解,但是对于自身力量的理解那是完全充分彻底的,所以如果将自身力的多项运转结构拆分,换算成更加单一的力的模式,那不是变相的增强了许多吗。

就比如自弑之力,自弑之力的主要体现为自主毁灭,如果将它拆分成自主性和毁灭性,那不是由此延伸出两种新的形式的力量;再比如幻想之力,它的主要体现为幻化意想,如果将它分开运转,使其只具备幻化性和意想性,那么也是两种新的形式的力量,虽然这两种新的形式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效性,甚至还要弱于原有的力量。

但是,限制自己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思想而已,认为不可能的,无法做到的,也只不过是太弱而已,而如果真的很强,足够强,那么他们则会认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二能拆分成两个一,那么为什么被拆分的一不能继续和二继续相加运算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由水形成而可单独混于水,同一种光在强弱有别下亦可同时存在。

所以凡无梦要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他先将自己的各种体系的力量拆分,然后不断的合并,形成新的形式的力量,虽然没有带来质的改变,但是在量上却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各种形式与形式的结合下使得凡无梦的力的体现量值不断的突破到更高。

个人对于力的理解层次是个人能够发挥力的极限值,力·量上也一样,怎样使用的层次也将发挥出相同的量值,包括质量,强度。一旦达到上限将无法发挥的更高,此时就需要新的力量带来新的加值,就像河流一样,一条河道只能够承载自身程度的流量,但如果疏通了更多的分支旁道,那么它的流量将会相应的变的更多。以前的叠加运算和重复计算就是不断的扩充加深原河道和加快水流的运转,虽然有所成就但还是越过不了自身,也就是一条河道能够做到的极限;而现在就是在原有的河道上再疏通上新的支流旁道,以此来突破一条河道的封顶限流。

新的力量分并合成使得凡无梦力量暴涨,奇数差迅速变成凡无梦超过嶙狞古蚺一大截。

这次终于能够发挥出双重效应的作用了,凡无梦从理论到实验到直映出相应的形式,再从形式感受这种运转,直到慢慢掌握,很快便到了成熟的地步。

他停止了第二意识反映面的运算,开始全力磨灭着嶙狞古蚺,这次在他力量占优的情况下,并且在双重效应下终于撬动了嶙狞古蚺的根基,只有伤害达到了该生物的意识承受极限才能够磨灭宇宙级别无限态的生物,那嶙狞古蚺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勉力支持着。

凡无梦都有点难以相信,在过量打击和越限伤害的情况下,这家伙竟然还能够苦苦支撑,不过凡无梦很快瞧出了端倪。

“想让我死。”嶙狞古蚺也被打得崩溃了,在强横伤害下甚是痛苦难忍,凶狠地怒道:“我一定要让你为此付出代价。”

“畜牲就是畜牲,总能够找到蝇营狗苟的方法偷活。”凡无梦被它的话语激怒,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告诉自己,你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超过那些,更不要想着再去顾虑那些人的感受了,他轻蔑地笑道:“凌风迫浪斩。”喜欢临世一梦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临世一梦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完美世界 圣祖I 反面星际大陆 毕竟成神 斗破苍穹之冰帝海波东 何为凡者 无尽丹田 造化图 镜面管理局 龙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