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让裘盛对自己产生更多的疑心和厌恶,刘备在与裘盛谈好之后立刻请求去太原吏部报到,尽快上任。
这当然只是做做样子,裘盛都没向皇帝奏请就能让刘备担任宗正卿,如果裘盛不同意,刘备就算去了太原也无法拿到印信和绶带上任。但这也是一种态度,一种向裘盛服从的态度。所以裘盛也不戳破,直接表示同意。并叮嘱刘备要‘路上小心’。
刘备走后,裘盛一身轻松,因为他感觉应对刘备这种能屈能伸,又会拉拢人心的家伙太累,甚至感觉有力无处使,拳拳打到棉花上。
看出来裘盛的不爽,张小蓉跑来笑道:“夫君都将刘备给变向软禁了,怎么还这样哭丧着脸?这可不好,会让人觉得你不自信,没气度。”
看着身旁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的张小蓉,裘盛有点尴尬的笑道:“夫人说得是,事情都解决了,我确实不该再这样苦着脸,有百害而无一利。刚刚只是感觉控制刘备比控制曹操更难,这家伙能屈能伸,还总是一副诚恳的样子,让我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原来如此,这种感觉我也有,不过应该没有你这么强烈。”张小蓉笑道,“你主要是因为太关注他了,所以才如此。要我说,现在夫君你就不该有这种感觉,因为他性命都在你手中握着,已经不是威胁。如果他到太原后还是不安分,那就找个借口杀了呗。”
“我家夫人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到底是绣衣使者家出来的,杀人如杀鸡。”裘盛取笑道。
被这么一取笑,张小蓉来了脾气,狠狠的给了裘盛一下,气鼓鼓的说道:“杀人如杀鸡能怪我吗?还不是父亲和你教的?尤其是你!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没想到张小蓉还生气了,裘盛只好赔礼道歉,狡猾的笑道:“小蓉,确实是我太坏了,不该让你见这么多坏事。要不这样?下次出征、出巡都不带你,让你在太原和其他官员的家眷一起逛街玩耍?夫君相信这样你就会再次变得不喊打喊杀了。”
没想到裘盛居然来这么一招,不过这一招极其有效,打到了张小蓉的七寸,故而张小蓉也是话锋一转,假模假式的说道:“既然夫君知道错了,那我也就大人不记小人过了。不过夫君手下能人不多,而且很多地方不够老练,需要人提醒。我就委屈委屈,经受这戎马倥偬提醒夫君吧。”
裘盛原本还打算与张小蓉斗斗嘴,消遣消遣,不过巧儿轻轻的扯了扯裘盛的衣袖,提醒裘盛适可而止。想了想之后,裘盛便放弃了消遣张小蓉的打算,转而夸起她来,将她夸得笑逐颜开。
没多久,张小蓉提醒裘盛:不能总想着让刘备离开徐州,还要看看能从徐州得到什么,不一定只有钱粮,广招人才也很重要。毕竟裘盛手下能人不多。
确实,这样大绕一圈不能只为了控制刘备和做些巡视,最好还是要带回去一两个人才,否则就太亏了。
“夫人说得对,是该趁此机会找几个人才带回去。”接着裘盛便对呆瓜下令:徐州绣衣使者广撒网,多捕鱼,五日内至少要找到一个能镇守一方的人才来。
裘盛的命令没人敢不服从也没人敢懈怠,整个徐州都动了起来。可惜的是,五日后,绣衣使者一无所获。这让裘盛非常失望,第一次发现绣衣使者也不是万能的。
“大哥,那些绣衣使者报告说,这次之所以没有找到一个人才,主要是因为中原大战,那些有才之人要么已经投靠了地方诸侯,要么隐居,要么就南下避难。”
“原来如此。也对,没人会傻兮兮的住在这茅草屋里等死,即使谋不到出路也要避难。”裘盛皱着眉头说道:“那岂不是真的‘一无所获’?袁绍、袁术手下的能人虽然不少但都不是嫡系,很多事情都不能与他们说。田丰几个倒是绝对忠诚,不过人才还是越多越好,尤其嫡系。”
见裘盛如此焦虑,呆瓜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我在路上倒是听说一人,不过此人似乎有前科。”
“前科?什么前科?”
“此人爱打抱不平,好行侠仗义。中平六年(189年),他为人报仇,而后将白色粉末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但没有逃脱,仍旧被官吏抓住。官吏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他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众人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后来此人的党羽前来将其救走。此人之前投靠刘备,因与刘备意见不和而离开,但应该还住在附近。”
“呆瓜,你说了这么多‘他’,他到底是谁,总有一个名字吧?”裘盛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有些尴尬的‘呃’了一声,呆瓜笑道:“此人原名徐福,犯事之后改名徐庶。”
“徐元直?”
“怎么?大哥知道他?”
当然不能说是从《三国演义》里知道的,裘盛只好胡扯一通,说是在郊外踏青的时候听人谈起过徐庶,对他评价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