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刘备终于让他地盘上的北逃风波平静下来,只不过这次刘备损失不小,他可以说是寝食难安。生怕在此疲弱之际,裘盛不按常理出牌再来个雷霆一击,将他从益州彻底赶出去。那可就太亏了,会让刘备有拔剑自刎的冲动。
这种担心不是毫无根据,裘盛虽然暂时粮草不够,但那只是不够供应十几万大军之用。如果裘盛换成只用二位或者三万精锐重点出击,粮草就变得非常充裕了。而裘盛喜欢且擅长出奇兵,谁能保证他不在刘备民心不稳时来个偷袭?让刘备因为猝不及防而大败?
好在有诸葛亮这枚定海神针在,刘备虽然担心但不焦虑,认为即使裘盛领兵偷袭他还是会有足够反应的时间,而且只要按诸葛亮的话去做,被彻底赶出益州的可能性还是不大。只不过刘备也不是善茬,他不喜欢就这么被蹂躏但不做任何回击,然而又无回击之法,所以刘备在担心之中还有些沮丧。
“主公,怎么了?百姓北逃已经被制止住了,你怎么还如此沮丧?”诸葛亮有些意外的问道。
“军师,我心有不甘。被裘盛这样一再欺凌,实在是快到忍耐的极限了。”刘备很咬牙切齿的说道,“有朝一日,我若胜了裘盛,我必定要将他抽筋剥皮,以泄我心头之恨!”
“主公,不必如此气愤,那裘盛固然可恶但你不必气着自己。”诸葛亮宽慰道,“主公是不是想扳回一局?若想扳回一局,咱们可以商量一下,想想办法。毕竟总是被欺辱对军心民心都不好。在此事上,孙权必定也受害不浅,说不定咱们可以找他联合反制裘盛。”
“又找孙仲谋?”对于总是与孙权联合,刘备已经有些不胜其烦,但似乎又没有其它办法,刘备只好点头表示同意。只不过人还没派出去,一个坏消息就传来:裘盛派刘黑心见孙权,裘、孙达成和解,裘盛愿意退还九万东吴百姓给孙权。
没想到裘盛和孙权还演这么一出,刘备知道后顿时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张口半天却没说出一个字。
生怕刘备又气得吐血,甚至一吐就再也起不了,诸葛亮毫不犹豫的说道:“这肯定是假消息!九万人口不是小数目,裘盛怎么可能退回这么多人给东吴却不要一点好处?主公,这其中必定有诡计,孙权多半中了诡计还不自知!”
孙权中了诡计还不自知!诸葛亮的这句话让刘备顿时舒服不少,随即刘备就平静下来,问道:“军师,你说裘盛为何要将那九万百姓还给孙权?难道他想买通孙权?”
“买通?主公此言差矣,那九万百姓本就是东吴的,裘盛如何能用这些百姓来收买孙权?孙权没就此事记恨裘盛就很大气了。”
想了诸葛亮的这些话刘备就有些迷糊了。因为他不理解既然孙权不会感激裘盛,裘盛又为何要退还九万东吴百姓?这不是热脸贴冷屁股自讨没趣?但刘备也不认为裘盛会真的这样糊涂,其中必有深意。
“军师,此事我前思后想都没想明白,你可以给我解析一下为什么裘盛要退还百姓给孙权吗?裘盛不是糊涂的人,手下谋士众多,他不会出昏招。但照目前来看,裘、孙的矛盾很难调和。”
“主公,裘盛和孙权的矛盾当然难以调和,但如果裘盛示出善意,暂时缓和还是可以的。裘盛退还九万东吴百姓就是希望暂时缓和。但裘盛却不退还给我们人口,则是故意让主公嫉妒孙权,从而瓦解孙刘联盟。不患寡,而患不均。裘盛其心可诛!”诸葛亮非常不屑的说道。
“孙权会因此而与我各奔东西吗?”
“主公请放心,孙仲谋不会如此幼稚,他绝不会因为九万百姓就与主公撕破脸。但是我们得小心孙权对抗裘盛的态度变得消极。”
“态度变得消极?”刘备捋了捋几根胡须说道,“确实要小心,不能让裘盛钻了空子。但要怎么才能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这还只是退回九万百姓,若是裘盛再抛出更多的好处,难保孙权不中计。”
“主公言之有理,是得提醒提醒,而且也要表达表达我们的态度吧。”诸葛亮很认真的说道。
“我们是得表达一个态度,而且不能给孙权错误的信息,让他以为可以无所顾忌的乱来。伊籍跟随我的时间较长,深知我心中所想,我看就派他去建业见孙仲谋,跟孙仲谋说清楚我的态度。”
“好,就派伊籍去。”诸葛亮非常赞同。刘备当即下令命伊籍代表他去见孙权。
伊籍花了半个月的时间不停的奔波才到建业,进城后也顾不上休息,他就直接去宫殿拜见孙权。
没想到刘备会派伊籍这个重臣前来,孙权有些担心,立刻问道:“子布、子敬,我此时见不见伊籍?”
“见!”张昭、鲁肃异口同声的说道。鲁肃还说道:“伊籍是刘备手下重臣,他不顾山高水远前来求见主公,主公若是将他晾在那,会引起很多对主公不利的议论。若是主公担心出意外,那就请主公随时犯‘头风病’。其余事情就交由我和子布处理。”
明白鲁肃的意思之后,孙权便见了伊籍。
“吴侯,皇叔派我来见你是为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是联合对抗裘盛南侵的事情吗?”孙权揣着明白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