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微风拂面,但站在院中的裘盛感觉异常阴冷,胸口也很闷,都感觉喘不过气。因为他认为自己做了一次小人,当了一个不光彩的告密者。
此时裘盛在想即使那王匡也不是什么好鸟,自己也不该告他的密。不过木已成舟,后悔无用,裘盛也就只好回帅帐下军令:让开一条道路,让曹操从右路攻击王匡大营。裘盛如今能做的最多也就自省一下,记住下次不要再当告密者。
曹操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裘盛一让开道路,他的军队便整齐、快速而且悄无声息的过去了。这让远远看着的裘盛不住的赞叹,但也有不少担心。因为若有一天与曹操反目,裘盛不知道铲除他得花多少功夫?甚至可能铲除曹操失败,他本人反而被杀。
在一旁的呆瓜看出了裘盛的担忧,笑着说道,“大哥不必担心,论军事,曹操比不上你,这样精锐的军队你手下已有数万人,他才一两千。论赢得人心,曹操更比不上你。你是实实在在的赢得民心,他也就会耍些雕虫小技暂时赢得而已。”
“不要小瞧曹操,他知错能改又能屈能伸,用得好,是个好部下,好帮手;用得不好,就是个难缠的对手。”
“既然如此,大哥何必养虎为患?”呆瓜有些不解的问道。
“因为我没有杀他的理由,不能无故杀他,也不能联合别人害他。”裘盛笑道,“若是我担忧一个便无故杀一个,那普天之下还有谁敢跟随我?恐怕呆瓜你都不敢跟随我了。只是感觉有些压力而已,大哥我并没什么别的想法。”
“压力?那大哥就要想办法减轻些压力,或者增强些实力。让曹操无论怎么跳都跳不出大哥你的控制,只能唯大哥马首是瞻。现在这么做应该还可以,因为曹操毕竟没有地盘。盟军散了,朝廷废了,一切都靠刀枪说话。曹操想要立足之地就必须投靠大佬。哪怕他真的打败了王匡,如果大哥不给他河内郡,他也只能干瞪眼。”
这些话都是大实话,裘盛非常赞同,也让裘盛感觉轻松不少。“是啊,是要尽快增加自己的实力。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并州、幽州两地似乎不够了,还得再夺取些地盘才行。”
见裘盛不再担忧,转而变得积极,呆瓜也高兴起来,“确实要继续扩大地盘,而且要尽快。依我之见,河内就必须收入囊中。不论曹操与王匡谁打胜了,河内郡都必须是大哥的。”
河内郡的归属裘盛还真没想过,不过很快就明白了呆瓜的意思。河内与上党相邻,是司隶校尉的一部分,而且非常富庶,确实应该掌握在他裘盛手中。大战过后曹操也不会有多少力量,绝对无法控制河内,此时他裘盛不来接手,难道还让给张杨、张绣、李傕、郭汜之流?
“多谢兄弟提醒,是要做好接手河内的打算。估计不出三天王匡便会被打败。看看王匡被打败之后能不能逃回河内。若是逃回去了,我们率军攻打,没逃回去,我们就率军逼守军献城。反正河内不能落在其他任何人手中。”
曹操率军从右侧偷袭将王匡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王匡兵力还算雄厚,士兵素质也还不错,没被一打就溃。所以在交战开始半个时辰后,战况变得胶着起来,曹操与王匡谁也奈何不了谁,打到第二天下午仍旧没分出胜负来,二人不得不各自收兵回营。
表面上二人都还有三千兵马,都杀气腾腾。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王匡要输了,因为他这个主将已无战心。
不过因为最后一点脸面和那一丝不甘,王匡并未连夜撤走。而是选择第三天又与曹操大战一场。结果当然是惨败,王匡最终带着不足五十人逃回了河内。王匡虽然败了,但是曹操也没落多少好,经过此战,他的人马最终也不过剩下一千六百来人。为了不让王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曹操不顾疲劳,带领这些人马一直追到了河内治所怀县城下。由于城中还有五百驻军,对抗城外一千六多疲惫的曹军追兵不是问题,所以王匡放下心来敢歇口气了。
一直冷眼旁观的裘盛感觉曹操和王匡这仗也打得太惨了点,双方开始一共一万多人打到最后居然只剩两千多人。禁不住问道:“兄弟,他们有必要这么争斗吗?”
知道这又是裘盛要发感慨了,若是以前,呆瓜会回答‘没必要’。不过如今情势变了,呆瓜只能说道,“大哥,有必要。自古慈不掌兵,成王败寇。若想在这乱世之中称雄一方,恐怕就逃不脱这些。以曹操的性格,如果王匡投降,想必曹操会饶他一命,只不过王匡多半不会投降的。”
“王匡的死活我不在意,但我不想看见更多无辜的人失去生命了。城内五百多,城外一千六百多,无论如何曹操是打不下怀县的。何况他粮草不足。”
“大哥打算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