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清军中弹倒地的时候,两千只轻箭也落了下来。明军阵中一阵惨叫声传来,差不多也有两百多人中箭倒地。中箭的多是第三师的新兵,主要原因是明军铠甲不足,第三师的士兵身穿的铠甲挡不住轻箭的攻击。好在是轻箭,士兵又有铠甲防护,所以大多都是受伤,并没有生命危险。
相比之下,第二师则好了许多。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穿的都是铁甲。轻箭打在铁架上就是清脆的“叮”地一声,旋即弹开。有的战士身上甚至插着三四只羽箭,可是人却一点事也没有。
又是一声梆子响,明军的火枪再一次架上了胸墙。紧接着就是一声尖厉地号音传来,又是一阵爆豆般的声音响起。而清军也在此时射出了两轮轻箭。
这一次如同上一次一样,清军有三百多人中火枪倒地,而明军这边却只有一百多人中箭。原因也非常简单。由于中火枪倒地的清军士兵实在太惨,给了其他清军十足的震撼。这些人都是汉军。身为汉人却要给满人打仗,本来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士气也因为火器的打击而跌落的一大截。当他们再次看到黑洞洞的火枪加上胸墙的时候,本能地一阵害怕,有的士兵甚至拔腿想要逃走。只是由于清军军令森严这才没有人逃走。当下的清军弓箭手由于慌乱,持弓不稳,急于后退所以拉弓不足,导致许多羽箭没有力量,全都射在胸墙上。
又是一声梆子响,第三批火枪架上胸墙。接着是一声尖厉的号音。火枪再次开火。
清军终于支持不住,开始溃逃,不过这些人向后逃了一百步,就被后面的清军重甲步兵砍翻在地。这些清军弓手一看往回逃没有出路,又经不住军官呵斥,没有办法只有再次硬着头皮冲了上来。
“鹰扬炮准备!”李存真大声下达着命令。
又是一阵哗啦啦地声音响起。三百门鹰扬炮架上胸墙。这些鹰扬炮叫做炮,其实不过是大号的火枪而已,需要两个人操作。前面的一个人用肩膀扛起这门大号的火枪,后面的人则操作火枪攻击。鹰扬炮的不同之处在于使用的是弗朗机机制,能够快速更换子铳。每门鹰扬炮一般配备三个子铳。
鹰扬炮是明朝火器专家赵士祯仿照日本大鸟铳而制作的。日本大鸟铳就是长管加农重型火绳枪,日本人自己称其为“九头鸟”。主要原因是日本限于工艺水平,不会制作铁炮。而火炮其实也并不适合多山的日本战国战场。所以,精明的日本人就想到了将火枪做大,做成“大鸟铳”的主意。
日本火器九头鸟即大鸟铳,重二十二斤,用药一两二钱,大弹一个,一般为两匁,小弹钱许者九个。不过日本大鸟铳不是弗朗机,没有子铳的设计,打放起来十分麻烦。在万历援朝战争中,一般情况下大鸟铳打一铳,明军弗朗机已经打放三四弹。威力暂且不谈,在射速上当时的日本根本不是明军对手。
所以,明军设计的鹰扬炮能够使用弗朗机,设计了子铳,战场上更换子铳可以快速打放。当时赵士祯认为如果把鹰扬炮放在轻型车上,陆续轰击堪比大将军炮的威力,而且合可以放在一辆车上一起打放,拆开也可以轻松支援各战场,很是便宜。
赵士祯仿制的鹰扬炮,比九头鸟打得更远,威力更大。九头鸟弹丸一般为两匁,匁为日本古代重量单位,一匁为后世的三点七五九克。而鹰扬炮则可以打三匁以上的弹丸,用药量与弹丸比为一比一。若打小弹丸,则可装十二枚。
由于日本的大抬枪叫九头鸟,所以赵士祯管明军的大抬枪叫“鹰扬炮”。以示鹰击长空,远胜飞鸟。日本九头鸟有效射程一百步,明军鹰扬炮有效射程两百步多。
当下,对阵清军,明军将鹰扬炮抬上战场。其中二百五十门为新造炮,五十门为南京之战中的旧炮。鹰扬炮架上胸墙,首装大弹,因为有胸墙,所以不需要前面一个人抬枪。那名抬枪手,听从长官的命令将获胜点燃,然后手中拎着另外两个子铳,侍立在侧,随时准备换铳。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第一轮打放的马斯科特重型火绳枪,即斑鸠铳再一次装填完毕。
“敌人已经到了两百步内了。”黑尔大声喊叫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