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祐唐 > 第23章 祐儿长大了

第23章 祐儿长大了(1 / 2)

李祐这番话一说,人群中原本的小声议论已经不再是议论了,而是“轰”的一声炸了。

唐朝的风气开放,远没到达以后女子被陌生男子碰一下手臂就要把手臂砍掉的地步。但是不管是礼教还是民风,都不能允许光天化日之下一个男子对年轻少女做出这样的动作,更何况这两人一主一仆地位悬殊,瓷器摊子的摊主只不过模仿了一下这个动作,大家议论的就不再是李祐打人拐人的事情了,而是应国公府的教养是不是有问题。

更有人向身边的人“普及”了应国公府的“家事”,武士彟的儿女不是同母所出的事情也被抖落了出来。

武元庆哥儿俩虚胖的脸上已经有冷汗渗了出来,武元庆倒是强打着精神,辩道:“那便如何?我父驾鹤,妹妹年幼。所谓长兄如父,作为兄长的,自然要提妹妹操心。我妹子不过是和我兄弟争吵了几句,便独自离了家。世道险恶,做兄长的担心妹妹,仆人忧急在心,出手便少了思量。说到底,也不过是担心她一个女孩子,在外面乱逛出了岔子罢了。燕王殿下何故以此为因由,瞒了我妹子的去处?”

“我可没瞒哦!”李祐竖起一根手指左右摇了摇,故意嬉笑道,“你妹子如今正和她自己的母亲在一起,我已经说了,还有你们的三妹,如今她们母女三人正在长安城中落脚。我倒是想问问你们兄弟,你们说,你们的妹子是独自离家,那你们的继母和幼妹又是怎么回事?难道三人都是和你们兄弟有了争执,各自离开并州老家,来到长安城的?”

“殿下何苦逼迫至此?!”武元庆不说话了,武元爽却抬起头来,一双眼睛恶毒地盯着李祐,凶狠地问道。

“敬人者人恒敬之,迫人者人恒迫之。本王也不过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李祐笑眯眯地道,“说起来这虽然是你们武家的家事,但是你们武家可不是小门小户,而是我大唐应国公府。先应国公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我可不能让人污了应国公府的名声,更不能让人污了我大唐公卿门第的名声!这个解释,你们兄弟满意吗?俗话说得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你们受了大唐帝国应国公这个名声的照顾,自然也要好好维护好大唐帝国应国公府的好名声。维护不好的话,呵……”

李祐最后轻轻笑了一声,却让一脸凶相的武元爽面色苍白。

武家兄弟不说话了,周围的人群听见李祐的最后这几句话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满大唐,最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恐怕是说出这句话的燕王殿下您吧?

李祐一点儿也没有被自己打脸的觉悟。他看了看依旧跪在地上的武家兄弟,又看了看蜷缩着身子沉默不语的三个武家仆人,冷冷“哼”了一声,抬脚走到了刘寅面前,拱了拱手道:“内侍,父皇可有吩咐?”

“陛下让燕王殿下进宫。”刘寅微笑着点了点头,道。

“内侍请。”李祐再不搭理武家的几个人,延手让刘寅先行。刘寅倒是并不和李祐客气,当先上了马车,李祐也跟着上了刘寅的马车。

“燕王殿下又何必和这两个惫懒货多费口舌?”车上,刘寅等马车动了,才开口问道,“只消和陛下分辩清楚了今日之事,陛下自有明断。殿下皇子之尊,又为何要在这么多长安百姓面前与他们兄弟费口水?”

“父皇自然是有明断的。”李祐笑了笑,道,“只是父皇的明断,到了百姓耳中,可就不一定是明断了。也怪小子当年年幼无知,做下了许多恶事,恶了在长安百姓心中的名声。如果今日是我三哥、四哥的话,自然是不需要和他们多费口舌的。但是小子不行,一定要在百姓面前和他们兄弟分辨明白,这样也就不需要在麻烦父皇了。”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