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天下之论”,历史上是周瑜提出来的战略计划。
他认为在赤壁之战后,孙权集团可以吞并刘备集团,然后出兵巴蜀,占据四川,与曹操南北分治。
而鲁肃提出的战略则叫“榻上策”,他觉得应该先吞并刘表,再看天下形势。
从时间上来讲,鲁肃的“榻上策”早于周瑜二分天下论,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才刚刚打完,他就对孙权说,应该先取刘表,再图北方。
最关键的是,鲁肃其实并不是个什么忠厚仁义君子,不要被老罗塑造的老实形象给骗了,因为早在“榻上策”之时,他就劝孙权夺取荆州之后,就立即学刘邦称帝,建立一番基业。
在当时最先称帝的袁术才刚刚死掉,很多人以为曹操是个周文王要大兴汉室,天下无数心向汉室之人纷纷为曹操效力的时候,也就只有鲁肃在劝孙权称帝。
虽然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以此时的舆论环境以及江东就连张昭这等重臣都是投降派来看,绝大多数诸侯都没有或者不敢有称帝的想法。
即便是他们反抗曹操,也是打着复兴汉室,说曹操是控制皇帝,操弄权术的奸臣这个由头与当时的许都朝廷对抗。
比如孙策占据江东,说要进攻许都,便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
在那个时间节点,也只有鲁肃完全没有把汉室江山放在眼里,劝说孙权称帝,可见鲁肃绝对是一个狠人,而非什么老实人。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鲁肃人品不行。
而是说鲁肃绝不是演义中表现得那么老实憨厚。
真正的鲁肃不仅拥有不错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是孙氏集团最大的拥护者。
历史上若非鲁肃周瑜等人坚定主战的话,以当时江东声投降派浩大的声势,孙权保不齐还真有可能会投降。
那为什么历史上提出“榻上策”的鲁肃如今会与周瑜会一起提出二分天下论呢?
因为时局不同了。
历史上鲁肃提出“榻上策”的时候,曹操才刚刚打赢官渡之战,袁绍虽败,实力犹存,北方依旧处于难解难分之势,二人谁才是胜利者,大家都不知道。
包括鲁肃也只是认为,要想消灭曹操不容易,还是先观望北方的形势再说。
所以当时鲁肃给孙权的意见就是先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等到合适的机会除掉黄祖,然后攻灭刘表占据荆州,最后再称帝建功立业。
但现在由于豫州是在孙家手里,他们就几乎直接与北方接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