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啊。)
李破是一点没看出来,他那个老师不但是带着怒火来的,从云内马场离开的时候,同样是带着无穷的怒火走的。
让李靖感到愤怒的原因有两个。
从东都来的诏令,在十一月间,到了马邑。
调粮调兵,调粮其实就不用说了,因为地处边塞,马邑的粮仓不算丰实,但也不算少了。
调配出一些粮草来,也不算什么。
而且,洛口等大仓,粮草多不胜数,马邑出粮,也出不了多少,象征意义要大上一些,不过就算如此,马邑的粮价,今年却还要继续保持增涨的势头了。
调兵令却让李靖感到有些难以接受,两千兵马,马邑军兵,就算加上府兵,总共才有几个两千?
尤其是,皇帝率军大败而回,葬送了那么多的人在辽东,却还要调兵,继续攻伐高句丽的战事。
连李靖这样的人,都开始感到愈发难以理解了。
尤其让人恼恨的是,雁门郡太守王确横插了一杠子,以雁门郡匪患正多为由,让马邑增派五百兵,去河北军前效命。
这样的馊主意,也亏王确能想的出来,没了马邑在前面,你雁门郡就能好了?
突厥人见马邑空虚,会不会趁机南下?
一旦突厥人南下,你雁门郡守王确有多大的本事,能应对蜂拥而来的突厥精骑?
李靖完全不打算给雁门太守王确这个面子,反正,两个人的间隙已深,不在乎多加上一桩故事。
这个时候,李靖终于算是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本以为战死在了辽东的女儿,竟是率兵安然无恙的回来了。
在这件事上,他自责甚深,不该派了女儿去到涿郡军前效力……痛失爱女之下,他已经准备给长安去信。告诉妻子这一噩耗了。
他都能想象的到,舔犊情深的妻子,说不定会跑来马邑,跟他当面撕扯上一番。
但女儿竟是回来了。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于是,他带着诸事烦忧,还算兴冲冲的赶来了云内马场。
可惜,李碧没给他带来什么好消息。
一千劫后余生的隋军劲卒,很好。女儿历练的越发沉稳多智,很好,向他举荐了个关西小子当学生,显然这人就是当初跟她一起,来马场杀了史千年那个,也还算不错吧。
女儿的心事,在他眼中自然是无所遁形,明显是看上那人了。
想想,女儿年纪已是老大,蹉跎至今。不过是因为随在了他的身边,若是在长安,说不定现在都有孩儿了呢。
也不是没人提亲,但他辗转来去,难免就耽搁了下来。
而且,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