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扩建码头,现在的码头不堪重负,未来将建成三个高规格的码头,建成后的吞吐量将是目前的三十倍,有效缓解货物的中转压力。
三是大力发展造纸业,木材全部从本子进口,粗略加工成纸再反输回本子,其中的一部分粗加工后的原材料运回国内,这个定位非常准确,精细加工没有前途,出口到本子他们消费不起,运回国内又没有多少竞争力,粗加工就是充分发挥地缘优势。
王景弘边听边点头。
第二个上台作报告的是东北亚最高军事指挥官胡力东,他的报告主要介绍目前的东北亚形势,以及指挥部采取的策略。
胡力东:“目前高丽与本子只能用混乱,人间炼狱来形容,两者之间又有不同,高丽是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不足,资源匮乏生产力落后,造成劳动力严重过剩。”
对这一点,硫芳省当地的政府官员深有同感,两年前的硫芳省同样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人口少才没有出现高丽的景象,加入明帝国后,一切都得到了改变,人口大量增加的同时,劳动力依然紧缺,不要说面对高丽本子的指挥中枢硫芳省,就是明帝国其他地方,同样是劳动力紧缺,
对目前的形势,内阁有一部分官员的观点是开放边境,大量吸收移民,这种观点短期内是可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难题,但从长期看,隐藏了巨大的隐患,在王景弘与马和的强烈反对下,并且通过不懈的做工作,最后使得这部分官员改变了初衷,放弃了这个观点。
不是过来人不会知道这样做的危害有多大,王景弘的观点是:大规模引进移民,第一,将造成社会治安的压力,影响社会的稳定;第二,这些移民基本上是文盲,想要变成有用的劳动力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扫盲,国家付出的成本将是天文数字;第三,劳动力不足可以倒逼产业升级,加速科技的发展。
这个观点首先得到科学家和财政专家的支持,以及各类宗教领袖的支持,虽然说加入明帝国需要放弃原有的信仰,移民少的时候好办,就算再顽固的信仰到了明帝国后死灰复燃,也因为没有基础掀不起大浪,最多是一个个小小的涟漪罢了。
如果是大规模引进移民又当别论,原时空可是有前车之鉴。
最后内阁一致通过:维持原有政策,消化一批再引入一批,在没有完全消化之前,决不容许引进下一批。
这个政策从此再没有改变,不管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的压力下,始终无动于衷稳如泰山,一两百年后欧洲出现的乱象,充分显现出这条政策的前瞻性和高明之处,王景弘与马和功不可没。
胡力东:“粮食不足,劳动力过剩,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动荡道德沦丧,作为对高丽与本子的战略指挥部,我们为解决高丽的问题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问题是,我们不是慈善机构,我们的付出需要成本,不说获得利益,起码也要不亏才行,要不财政那帮老爷就要将我们剥皮拆骨了。”
没想到胡力东还有幽默的一面,众人闻之大笑不己……喜欢魂归明初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魂归明初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