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纬的第一次北伐,因为曹操突然率军由水路突入关中而失败!现在,斜谷已被曹操控制,蜀军如何退回汉中,成为首要急务,刘纬不得不迅速做出决策,以免迁延日久,情形愈发被动!
看似最稳妥的办法,便是文官谋士们提出的意见,走子午谷或陈仓道,跋涉艰险,尽快退回汉中!这样,曹军即便堵截了斜谷,也拿蜀军没辙!
但这么做的一个最大的问题,便是许多文官谋士,身体可能经受不起这样的奔波,别看他们豪言壮语,信誓旦旦地说愿意冒死一闯险地,可实际上他们是没经历过那山路之难,恐怕进入山区,就得傻眼!
疏于训练,又缺乏攀山经验,笨手笨脚的文人们,不但有可能会随时殒命于山间险道,甚至还会成为整个大军的累赘,导致行军速度太慢,使曹军随时有可能袭追其后!
除了这些文人谋士,伤员也是个难题!此番北伐,蜀军虽然损失不算太大,却也不是零伤亡,目前有近万名轻重伤员!
原本,所有人都以为关中已然克定,而伤员们又需要静养,不宜轻动,便把他们都留在了扶风郡养伤,而没有撤回汉中!
如今,大军突然退走,伤员也是紧急随大军撤离,其中轻伤员还可以自己行走,重伤员则需要担架搬抬,若是走陈仓道或子午古道的险峻山路,无论轻伤重伤,都很难通行!
因此,文官们提出的,所谓最稳妥的方案,其实并不可行!让刘纬放弃这些忠心耿耿的文士谋臣,还有轻重伤员而独自逃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是,按照张任和张翼他们的说法,与曹军开战,也不可行!正如王甫所言,开战不利,若不能速胜,将凶多吉少,结果可能会更加被动!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刘纬到底该如何抉择呢?在一片紧张和凝重的氛围中,刘纬思虑甚久,忽然有了主意!不如……与曹操谈判?
本来嘛,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打打谈谈,也是常道!各势力之间,除了刀兵相见,大打出手外,谈判不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吗!
就算北伐成功了,战争结束以后,刘纬也得与曹操谈判,商定一下战后事宜,总不能拿下关中后,立足未稳,就马上挥师东进洛阳吧。饭得一口一口地吃,仗得一场一场地打,不是么!
更何况现在的局面下,开战和退走都不是上佳选择,那么就不如先与曹操接触,试着谈谈!如果双方能达成媾和,蜀军便可安然无恙地沿褒斜道退回汉中,危机也是立刻得解,也许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说不定!
不过,要想谈判,得有讨价还价的本钱,那么刘纬手里有谈判的资本吗?还真有!除了俘虏的曹军大将重臣外,其实刘纬还有一招杀手锏!
主意已定,刘纬当即决断,挥师前往斜谷,但不是要开战,而要找曹操谈判!毕竟双方尚未谈和,还处于敌对的状态,若是谈崩了,难免还要兵戎相见,军队是后盾,也是谈判的本钱!
其实刘纬本可以派出使节,肩负谈判使命,前往曹营,而不用亲自出马,陈兵相见!但刘纬思来想去,觉得这件事,还得自己来才能放心,并且上次荆州见后,刘纬也有心再会会自己这个老对手!
建安十六年七月中,刘纬率五万大军,兵近斜谷,经双方使节往还接洽,约定了见面的时间和具体事宜后,刘纬与曹操再度相见了!
这一次会面,与上次在荆州阵前见面的情形,大不一样,刘纬命人于斜水岸边的青草地上,设座置案,双方虽然保持着数丈远的距离,仍显得十分警惕,却终于能坐下来谈了!
曹操此来,依然由许褚护卫,而刘纬带了张任!曹操和刘纬如期而至,各自入座,许褚和张任则警惕地立于各自主公身后,一场唇枪舌剑,似乎将就此展开!
“曹公……别来无恙乎?”刚刚坐下来,刘纬拱手一礼,开口寒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