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这日,顾昭的羊厂和制衣厂的工人要放年假,他两头都要安排,忙的抽不开身。
叶清宁吃过早饭,便和王惠芬一起,骑着车子去镇上,与戴小娥、林北、陈刚等人小聚了一番。
大家天南地北的热聊了一番。
叶清宁发现,自打上了大学,每个人都成熟了不少,对未来多少都有了自己的目标。
譬如,林北想留校当老师,因为当老师不但能教书育人,同时,自己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写作。
戴小娥家里想让她进机关单位。
王惠芬没别的,她和左老师在上大学前就决定了,上了大学后,再回乡当老师,教更多的孩子们知识。
倒是陈刚,想法有些叫人意外,他想去北方的一个贫困县,想去那边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说,“你们知道,人能穷到什么程度吗?”
穷到什么程度?叶清宁这些人,都是经历过穷苦的,但能穷到什么程度?难以想象。
陈刚上大学的这两年,成长了不少,个子高了,人壮实了,就连面部轮廓也硬朗周正了许多。
他不再是曾经那个爱调皮捣蛋,整天追在叶清宁屁股后头的混混少年了。
他的眼里,多了些凝重。
“一家子三个女人,只有一条裤子。她穿着上学了,家里母亲和姐姐就不能出门了。姐姐因此在她上学前,将自己嫁了出去,为的是男方家,能给她做套新衣裳。”
“那边光棍很多,娶不上媳妇儿,村里的女子拼了命的想往外跑,只要是能给口饭吃,甭管对方瞎了瘸了照样嫁……”
“为着省路费钱,她从踏入校门,就一次也没回过家。她每天只吃三个馒头就咸菜,就算饿极了,也不肯多吃一个。省的钱,也全给家里寄了去。”
“她说,这样她很满足,至少,她每顿能吃一个白面馒头,她还能上学念书。而他们那里,很多女孩,十三四岁就被家里人嫁了换彩礼……”
——
陈刚的话,让大家伙心情都很凝重。
大家都从苦中过来的,对陈刚说的这些,都有体会。
只是,如今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了起来,一天比一天的充满着希望,却没想到,都八十年代了,仍有那种穷的叫人绝望的地方。
“陈刚,你很有志气。”叶清宁挺佩服这小子,能有这份勇气和责任心,“我们都支持你,将来,如果有用的着我们的地方,尽管说。”
林北等人也都表示,支持他的决定,支持他的工作,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他,帮助贫困的人。
陈刚原以为朋友们也会像父母那样反对,现在,看到大家的支持,他的心定了。
众人在林北家待了半上午,只是,林家阿姨回老家过年了,家里只有菜,却没人做。
王惠芬便主动要给大家做饭,虽说她厨艺不如叶清宁,但是,做家常菜也还是拿的出手的。
戴小娥嫌麻烦,便提议大家去杜家饭馆一起吃饭。
一提杜家饭馆,王惠芬和林北,都忙不迭的给戴小娥使眼色。
她上次暑假没回来,还不知道叶清宁和杜家的事。
戴小娥不明所以,“怎么了?我在他家吃过,也还行。不过,当然比不上小叶美食的了。但,小叶美食歇业的太早了。”
“没事。”叶清宁无所谓笑道,“如今,这杜家饭馆,又换成老杜了。听说这老爷子以前是大饭店干过,手艺很不错,人也不错。咱们就去尝尝呗。”
王惠芬看着她,“清宁,你不介意啊?”
“这有什么介意的?跟我有过节的是杜小军,又不是老杜。”叶清宁道。
再说,杜小军因为杀人已经被判了死刑,钱招娣也因为持刀行凶被判了二十年。
他们都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了。
她又何必再跟自己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