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光报上来的一级学院就有11个,这还不包括工厂的负责人方面,以后慢慢实行产研这方面在管理上分离,以后不管是科学院,还是工厂,规模会越来越大,总这么搞在一起不是个办法,何况现在己经出现一些问题。
现在的工厂的管理层基本上全是科学院的科研人员在管理,他们或许在科研上面有不错的表现,但不一定在管理上有过人的成绩,并且己经有很多科研人员反应自己不适合搞工厂管理。
趁着这次的大改革,王星海想把一些有管理能力的人调到工厂里面去,把管理工厂的科研人员调回科学院,让他们发挥自己科研方面的优势。
这些人以搞科研的态度去管理公司是有些问题,比如把工厂的每个产品当成了实验室的产品了,要求太过严格。
要知道大规格生产跟实验室生产是有差别的,没有把这个搞清楚,造成生产方面产量没有办法提高,员工方面也多有意见。
王星海这天在家里,那里也没有去,就对照着报上来的学院改革方案,以及负责人选问题,还有夏娴送上来的公司中高层的人事资料,认真的查看每个学院的负责人选问题。
王星海这次准备在每个学院实行放权式管理,也就是公司不再管理每个科学院内部的事,有特别重大的任务才会下发,平常他们进行的各种科研公司原则上不再过问。
每年每个科学院向公司报备预算经费,主要用于公司下达任务研发费用及科学院日常工资费用,至于一些非计划的科研项目费用,让学院内部协调,这些费用的来源将主要是科研成果的转化收取的相关分红,转让费用。
国内的很多实例证明,搞科研也是不能吃大锅饭,有成果是大家的,有事的时候,大家都退到一边,长期下去,对科研工作非常不利,打消了真正做事的科研人员积极性。
虽说之前公司一直以来关注科研成果分红问题,但随着公司的发展,这种办法慢慢出现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很多科研成果需要多学科,跨行业的研发,在分配利益时出现一些分配不公的事,破坏科研人员的团结,可能出现某些学科之间对立起来,对以后的科研合作不利。
之前的科研成果一般为公司与科研人员之间分享利益,公司占绝大部分,一些员工在公司时间长了,手上有比较多的空余资金。
他们有部分人也想着拿出部分资金自己组建公司发展,只不过现在基的模式阻止了他们的这个想法,这个部题夏娴向王星海汇报过,因为这些科研人员找她过说这方面的事。
现在王星海准备把科研成果改成三方利益分配,再加上一个受益方,即公司分一部分,科研院分一部分,参与的科研人员分一部分。
对于那些不是很重要,公司不准备生产的成果,公司将对内部员工出售技术,让有资金的员工自行组织生产销售,市场化运作,公司完全不参这方面的运作,这将使一部分大胆有资金的人受益。
当然公司对这些技术出售,只会在内部消化,同时出资的科研人员是不会离开公司的,他们可以在外面组建工厂,也可以在基地组建工厂,这点完全是他自己决定,这样一来就可以安排更多的公司员工的亲朋好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