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怕出现你说的情况,我才提议把图书馆建在地球,不是建在炎黄星。”
当初地球的情况,灾民们是吃了上餐没下餐,不会有人带这些没用的书籍,移民到地球后,帝国为了快速融合各民族,自然不可能主动出版这些书籍。
收集地球文物、书籍是王星海特别要求伍子辉去做的,这些东西收集回来后,一直封存着,没有拿出来了。
“放在地球有什么区别呀,不是一样会有很多人看到吗?既然是图书馆,总不能书摆在那里不让人看吧?”徐飞月还是有点搞不明白地问道。
“当然有区别,我们在地球建图书馆,虽然也是为了让人来看这些书,但你别忘了,地球以后不存在普通众民定居,他们来这里只是旅游。”
“旅游当然时间不可能太长,并且人员也不可能太多,这样能接触这些书籍的普通民众不但人数不多,时间也短,自然影响比较小了。”
“可以说,这些原本书籍主要是为那些专业人员提供一些文献的查询参考,同时保证我们人类地球历史文化的完整性,至于这些书籍的开放,可能带来一些坏影响,刚才己经说过了,这个影响很小的,不用太在意,要想信我们的民众。”
“以后我们专门组织一批人对所有书籍进行整理、分类,对其中一些不太适合现在帝国情况的内容进行一些适当的删改,之后就可以在帝国重新出版了。”
听到王星海这么说,大家也就没有太多的担心了,说实在的,这些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无论到什么时代,科技如何发达,人们都可以中吸取营养,因为这是人类的根。
王星海这样的安排,可以说己经把这中间的危害降到最抵了,并且他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后,帝国市面上将会出现一大批文历类图书,丰富帝国的文化市场。
这样一来,在不影响帝国民族融合的情况下,让民众能了解人类自己的历史,了解自己的根,虽然是阉割版的,但并没太大影响。
这两个项目主要是文化历史方面的,但光只是在地球发展这这两个项目的话,利用率也太低,这可是一个生命星球,这两个项目根本占不了太多的地方。
王星海接着提出他的另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他己经考虑很久了,现在正是实施的时候。
“大家都是帝国科学界的元老,应该知道帝国现在通过认证的科学家有多少吧?”
“两千五百多万人,”徐飞月脱口而出。
王星海点头说道:“不错,并且每年增长速度逐年加快。”
“现在的帝国科学院几乎每年都下级分院成立,这么庞大科研团队绝大部分都集中在炎黄星,己经影响到炎黄的发展了。”
“我提议把一些可以在地面进行的科学研究项目搬到地球上来,地球将来只会对帝国内部开放,并且来往的人比较少,非常适合在这里搞科研。”
“同时,一些重点学科的研究院也要搬离炎黄星,那里己经不适合搞科研了,分散到一些人烟稀少的星球,既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保密。”
他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这些年来,炎黄星发展非常快,科学院再全部集中在那里搞科研,确实非常不方便,也不安全。
喜欢星际生物帝国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星际生物帝国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