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常坦率的拉下老脸给朱由栋写了回信,在信件里对自己的昏聩颟顸进行了深刻的检讨,对太孙殿下的高瞻远瞩附上极为肉麻的吹捧。然后立正表态:殿下说宽甸六堡必须守住,那臣就一定会尽力去守。有钱有兵要守,没钱没兵臣想办法也要守。至于正式向朝廷提交放弃宽甸六堡的报告,那是绝对不会再往通政司送了。
非但如此,他还以极快的速度,向朝鲜国王购买了五百名能工巧匠,然后还在辽东镇搜罗了一批工匠,并派出精锐家丁,让李世忠亲自率领,往北京给红河庄送人。就在熊廷弼到达的当口,这支近千人的队伍已经从辽阳出发了。
所以熊廷弼虽然一惯嘴臭,在言语上绝不愿落在任何人的下风。但到底是入城前看到了这队往北京行进的队伍,对于李成梁的这个态度,他还是满意的。因此,在李成梁口称熊大人之后,他也不想太过于咄咄逼人。
“宁远伯,皇上让下官担任辽东御史,宽甸兵备道。但下官这个御史,并没有巡抚辽东的加衔,所以,下官的实际职司乃是宽甸兵备道。其任务也很清楚,镇守宽甸,护卫当地的十余万汉民。此事,非宁远伯大力支持方能成事。”
“好说,好说,本将深受皇恩,只要是皇上决定了的事情,本将一定竭尽全力为其办到。”
作为边境地区,辽东在行政机构设置上是和大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最特别便是,作为全境都实行卫所制的地方,辽东没有布政使,也没有按察使。所有的民政官员,其实都是山东布政司负责管理。所以,熊廷弼的兵备道官职,从官籍上来说,其实是山东布政司宽甸兵备道。也因为如此,当熊廷弼来到辽东后,在此时辽东巡抚没有实职官员的情况下,根本没有上级民政主官可以报到,要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找李成梁。
“敢问宁远伯,现在宽甸六堡,共有多少百姓?多少耕地?”
“此地乃是本将亲自开创,多年来一直关注有加。自万历元年立堡,到现在万历三十四年,宽甸六堡,现有六万三千余户,至于具体口数嘛,嗯,成年男女当不下十五万。六堡累计在册田地三百二十三万亩,不过我辽东苦寒,每年只能收获一季春小麦,所以这产出确实不算太多。啊,说到这个,今年本将已经按照朝廷的指令,让各地划出一部分土地种植番薯、玉米等作物。不过到底是第一年试种,下面的军户都不太愿意,所以这面积不是很大。具体到宽甸,大约不足一万亩。”
“宁远伯博闻强记,下官佩服。看来宽甸六堡之地,其人口与产出,不下于内地一个小县。宁远伯这些年辛苦了。”
“哪里,都是为朝廷办事,谈不上辛苦。熊大人还有什么需要的?”
“下官要坐镇宽甸,总得有兵,有将吧?这个,还得请宁远伯调拨。”
“嘶~~这个嘛,熊大人,这个还真的不太好办啊。朝廷积欠辽东的军饷,近年来已经达到二十万两银子之多。之所以本将动了放弃宽甸的念头,也是事出有因啊。宽甸那个地方,孤悬于鸭绿江西岸,周围全是女真人,一般的将领和士兵都不愿意去那里驻守,以前辽东军饷充足,本将还可以开出高额赏银,但是现在……”
“下官也不瞒宁远伯,此次前来辽东,经皇上允准,太孙从兴华宫直接拨银十万两。并且特别说明专款专用,这批银子,全部用在宽甸六堡的防卫上,所以,宁远伯不用担心银子的事情。”
“……殿下果然好魄力。如此,本将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这样吧,本将麾下能做事的将领还是不少的,但是很多人都已经年纪大了,而且多年安逸下来,实在不适合去做如此艰巨的事情。
陪熊大人坐镇宽甸的,最好还是年轻人好一些。本将推荐两位,一曰李永芳,此人今年二十五岁,是抚顺所的百户。其家世非常清白,一直都是辽东的军户,立场最是可靠不过。另一位是去年顺天府尹沈大人(沈光祚)推荐过来的,此人叫做毛文龙,今年刚刚三十岁。祖上是行商的,父亲是监生。此子除了诗文不错之外,一身武艺也是不凡,在去年的辽东武举考试里得了第六,本将任命他做了鞍山所的百户。此二人,一个熟悉我辽东的军户,一个头脑灵活文武双全,应该会是熊大人的好帮手。”
“宁远伯觉得不错的人,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就请宁远伯早日让这两位到下官这里来报到吧。”喜欢全球战国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全球战国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