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整个东海州的各大城池都能见到无数考生在来来往往,他们都是来参加这次科举的。
其中有的考生是东海州本地人,也有不少是从其他州赶过来,这次科举,朝廷并没有限制考生的祖籍。
因为夏仁就是想要其他州的考生确确实实的感受到这次科举,然后将这科举的好处给传回去,毕竟很多人都是听说,可能信任程度不够。
但是要是由他们自己州那些参加过科举的人回去亲自说,估计就会引起一大批人相信了,到时候肯定会闹得更欢,让那些世家更加难受。
东海州此次的乡试都是在一些比较大的城池当中举行的,这些城池下面都会有很多城镇乡村,而那些小城和乡村之类的是没有设立考点的。
所以这些考生就必须来到离自己最近的大城市进行科考。
这也是为了朝廷着想,毕竟东海州的乡村太多了,如果每个地方都设立考点的话,那么人手根本不够,所以就让那些考生统一到上属城池考试,这些城池的数量也是不少,所以完全足够这些考生考试了。
因为这次是第一次举行科举,所以只要想要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人,都必须参加,如果这次乡试考过了,那么就可以继续参加六月份的会试,继而参加十一月份的殿试。
但是如果这次乡试过不了的话,那么就只能等待明年的乡试了,到时候在继续考核,直到通过为止。
“陈兄,你说这科举到底公不公平啊?会不会还有那些世家子弟在里面捣乱啊?”
一个风尘仆仆从外地赶来的考生,问着一位东海州本地的考生。
“黄兄,这你就多虑了,当今陛下英明神武,怎么会让世家在科举上面插手,而且东海州世家早就已经被陛下给拔除了,现在的东海州,是没有世家的,那些以前世家子弟全部都被罢职了,想要当官的话,也只能通过科举这条路。”
说完,这个陈姓书生继续道:“而且你不知道我们如今东海州的发展现状,东海州州牧杜大人,自从上任以来,一直在大力清除那些为官不仁,胡作非为的官员,如今的东海州,基本都没有任何一个官员敢做出违背大夏律法的事。”
黄姓书生听完,也是感慨一声道:“唉!我就是想确认一下,其实当我进入东海州,看见那些百姓的生活场景和谈论的内容后,我就知道了,东海州如今真的不一样了,过的远比我们其他州好啊!陛下圣明啊!”
“确实,不过我相信陛下迟早有一天会让整个大夏的百姓也过上如此幸福的生活。”
“对,只要拔除那些世家,我们就都能过上好日子了。”
其实这种对话不止在一处发生,其余地方也有很多人在谈论东海州的变化,完全和他们以前来过的东海州不一样,而且光从百姓的表情中都能发现如今东海州的人过的多么好。
这也让他们羡慕嫉妒恨,更加坚定了他们要回去宣扬东海州的想法,一定要让他们那边的百姓知道东海州百姓过的如何幸福,然后逼迫世家退步,让朝廷的政策能安然的传达到他们那里。
这次参加科举的,不止是那些寒门或者普通的读书人,也有不少世家子弟参与的。
杜如晦上任以后,就一直在不断清除世家的官员,对于那些有能力的,杜如晦会考核他们的业绩,如果没有危害过百姓的,那么杜如晦就会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做出贡献,不然就撤职。
对于那些没有能力的世家官员,杜如晦一律不留情面,全部撤职,如果想要继续当官,那也可以,参加科举就行,只要通过了科举,那么他们就可以和其余考生一样,继续当官了。
当然,如果你做出了危害百姓的事,不管你有没有能力,都参加不了科举,而且还要接受朝廷的调查,情节严重的可能性命不保,就算情节轻的,也要去大牢走一遭。
这也是如今东海州百姓为什么如此信任朝廷,歌颂夏仁,称赞杜如晦的原因,因为他们确实做了不少好事,百姓们都能亲眼所见的好事。
这次乡试,是要持续三天的,因为考试内容比较多,内阁那些大臣们为了能替朝廷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对试题也下了大功夫,考核的方面也比较全。
当然,如果有人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话,朝廷也可以考虑将他作为特招人才,让他通过此次乡试。
虽然全能比较重要,但是精通某一方面也很重要,所以才有了特招这个选项。
这些考生们经历了三天的时间才完成这次乡试,期间所有一应吃喝都由朝廷提供,不得私人带进去,不得不说,朝廷为这次科举真是下足了功夫。
当然,如果考生有什么不能吃,要吃什么,可以交钱给考点,让他们准备,只是这价格有点不便宜,毕竟也要找人给你买。
“刘兄,你这次考得怎么样了?感觉有把握吗?”
又是那个姓黄的书生,在问和他同考场的刘姓书生。
“还可以,我感觉把握不小,这些试题我基本都能答出来,不过最终结果如何,还是要等通知。”
“唉,刘兄你有希望过,我就不行了,我除了对于刑法这块比较精通,其他地方都很普通,估计要等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