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苗字(1 / 2)

桂咸宁得到倭人尊重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有些出乎大家的意料:语言。

桂咸宁说的日语与浪人们说的明显不一样,此前,家里之所以派他来,原因之一也是小桂子会日语.

因为他当年在企业里跟一群日本专家混过一段日子,寻常的日语也算过关,而且大家都知道他在穿越前曾经利用虚拟脑波干涉仪恶补过日语,尽管当时学这个的初衷是为了穿越后去东瀛泡妹子,以实现他的各种“趣味”,为此还带动了一群高中生学习日语的小热潮,尽管这件事情最终有些虎头蛇尾,但他对日语的恶补还是很有效果的。

所以,当时家里考虑侯魏二人的警备队华日大约各占一半,所以大伙都认为派个日语比较溜的人去比较合适----这也是为什么桂咸宁能去新安城的原因之一。

不过,包括桂咸宁在内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一个重要问题:在这个时代,日语分官话和俚语两大类。

华族——即贵族们说的是官话,而低级武士以下的人,包括商人,说的是俚语,两者相差其实挺大的,尤其是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江户幕府时代。

于是在桂咸宁刚刚来的时候,他跟倭人的交流就有点懵圈,因为他几乎听不懂这帮倭人的俚语,但是很奇怪的是,他说的日语居然能让这些倭人明白个一大半!

于是在电报讨教了红楼和骄傲号上的朱大博士后,桂咸宁才知道,日语里有官话和土话之分,显然他学的貌似是以官话为主要成分的旧世界日语,怪不得一帮倭人听着桂咸宁说话都不由自主的弯腰俯身态度谦卑,他能明显感觉到倭人们对自己很尊敬----大概是听到了家乡贵人的官话了吧。

然而,这位在众人眼里的年青、英俊的“贵人”,居然还是传授他们手艺的师父,所以早先在胡胜的建议下,这二十个浪人曾经全都对桂咸宁行了拜师大礼,按照胡胜的说法,“学艺授业,当投拜师门,执弟子礼”,本身就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实对于这个举动,倭人们其实是很高兴的,他们都是日本社会最底层的人,是祖祖辈辈连姓氏都没有的人,现在有了“师门”,这意味着有了一个“家主”。

不要小看这一点,对于这些无主的浪人而言,对于自己是否有一个宗主或者家主这件事是很看重的,无主的浪人虽然勉强算武士,但在东瀛社会的世俗眼里,还不如有“家主”的普通佃奴有身份。

总之,无主浪人对于倭人来说不是一件光彩事,现在,突然有一个本领高强的贵人愿意“收留”他们,这确实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好事。

然后胡胜又给桂咸宁报告说,这些倭人居然无姓氏,简直不成体统,既然这些背井离乡的倭人已拜师学艺,本当事师如父,许以师姓乃理所应当,桂咸宁听了也似懂非懂,觉得胡先生说得好高大上,于是就懵头懵脑地答应了。

然而后来桂咸宁对此又十分后悔,原来这些倭人毕竟不是日本华族,爹妈普遍目不识丁,给孩子取的名字也非常随便,有的人干脆就没有正式的名字,叫小名乳名一辈子的都大有人在,即便是在成年后取个所谓的大名,也是逮到什么叫什么,完全没讲究。

结果桂咸宁发现自家员工的在发薪水时的花名册里出现了有各种奇葩名字。

像桂太郎、桂次郎、桂二十一郎这样的名字还能凑合听,可是桂黑鱼、桂树皮、桂半包盐……好吧,大概是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父母出门听到的第一个字或者词,就拿来给孩子当小名了,据说东方许多国家都有这个风俗……

但是,这都是些什么鬼啦?!

尼玛还有叫桂猪头肉、桂黑蛋、桂小鸡的、桂咸鱼的……你们特码的骂谁呢?!

于是桂咸宁读了一遍胡胜交给他的花名册后终于忍无可忍,他当即把这些倭人召集起来宣布,你们还是别姓桂了,倭人本来就有自己的传统姓氏,还是姓你们自家的吧。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