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清崔(2 / 2)

一听要谈正事儿,崔十三正了正身子,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朝廷的‘蜀王灶’,如今在山东推行受阻,贫道便是为了此事而来。”

李云锦接过了话头,脸上有些感慨,“但靠着县中大令和那些差人,想要做些甚么,还是太慢了些,再有乡间老人害怕麻烦,不愿拆去旧灶,便更要打些折扣了。”

皇权不下县的年月,行政效率就是这么的酸爽,官方想推点儿什么东西都是按月来计算的,时间长点儿都得拖到年为单位。

当然了,阻碍皇权下乡的原动力就是所谓的“乡贤”,从秦代以后,任何试图把皇权罪恶的黑手伸到县以下的举动,都会遭到“乡贤们”的强势反弹,所以皇帝和朝廷打算在乡间推行所谓的“蜀王灶”受阻,简直太应该了。

“那蜀王灶,吾也曾有所耳闻,据传是蜀王在太白山上所创罢?”

作为清崔大房的嫡子,如今算是掌管着本宗财货的崔十三怎么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很显然,如果只是官面上的推不动,根本用不到劳烦赵郡李氏南祖的道人东来。

所以,这蜀王灶在贝州推广受阻,能且只能是受到了地方上的乡贤的反对,认为这是李二郎不学好,连隋文帝都不打算学了,直接准备当秦始皇。

“蜀王如今正在太白山上随孙真人学道。”

崔云华点点头,加重了语气,“孙真人乃我道门前辈。”

“那蜀王灶,吾却未曾见过,不过是孙真人的高徒所制,总是有些好处在里面。”

崔十三面色一正,很是认真地回答,“待吾见了这灶,若真是利民之器,自当说服乡老,推而广之。”

五姓七望和道门算不上同气连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罢了,他们对佛道两家的态度,大抵就和对皇权的态度差不多,左右摇摆,多头下注。

以清河崔氏而言,家中的俊杰有上山修道的,也有入庙参禅的,而且因为门第的缘故,地位都不算低,面前的这个崔九崔云华就是个例子。

“那便劳烦十三郎了。”

崔云华叹了口气,知道这事儿不太好办,想必就是这个掌管着清河崔氏大房财货的崔十三,也要和族中的族老商量之后,才会拿出一个章程来,到时候是消极对抗,还是欣然接受,还要再看看其他方向的发力够不够。

现在除了他们这些道士,那些和崔氏有姻亲的官儿,应该也开始往山东方向走动了。

“哪里敢担得上劳烦二字,都是自家兄弟,客气这些作甚。”

崔十三连连摆手,只道不敢,这话倒也不假,清崔虽然分了六房,根源上来说的确是同气连枝的。

又是一番寒暄之后,两个道人起身告辞,婉拒了崔十三的挽留,崔十三也只能起身,送两人出了门。

“此处究竟不比关中,行事总是不甚便当。”

李云锦叹了口气,手中拂尘轻轻一扫,划出一道淡蓝色的轨迹,“偌大关中,我等道门子弟协助官府,也不过月余时间,便有数篇万民表,这贝州也是月余,如今连个帮着扬名的乡贤都不曾找到。”

听了这话,作为贝州坐地户的崔云华淡然一笑,也没接茬。

清河崔氏的老巢,可能让皇帝顺顺当当地推广影响力么?关中是不小,关陇门阀曾经也是强的没边,但是经历过隋文帝一套钝刀割肉大法后,又被杨二郎这个作死小能手一套王八拳打了个半身不遂,玄武门又押错了宝,还敢和皇帝龇牙咧嘴?

更何况,关中道门兴盛,整体实力上来说,被周武帝搞了一炮的佛教现在还没恢复元气,好处都被道教拿了去,便是个小县城,都有善信供养的道观在。

区区一个推广炉灶的差事,道士往外一走,配合官府的影响力,要是再不能手到擒来,上清门庭的道士都应该自杀谢罪了。

“道门兴盛,总不在此一时。”

崔云华忍不住劝了一句,相比于李云锦,他不过算是个师门的外门弟子,清河崔氏押宝的一个小筹码,在道教里的利益远没有对方来的大。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李云锦拂尘一挥,又是一道青光乍现,表情很是严肃。喜欢我在贞观毁修仙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我在贞观毁修仙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