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像被雨水冲刷过一样洁净,给人一种眩晕的感觉,让人看上一眼好像就会失去重心,被卷入无尽的蓝色漩涡中。
迎着初升的太阳,张哲源、董敬坤一前一后走出曲阳三建生活区。他们都拎着行李,看样子像是要回家。中秋节前,像两人这样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的人不在少数。飘泊在外的人哪个不盼着有个安定的生活,守在父母身边,陪着妻儿坐享天伦之乐。然而为了营生,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别妇抛雏,过着聚散浮生的日子,而又不知这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董敬坤肩上扛着一个大行李袋,手里又拎着一只装满家伙什的水桶,吃力又不舍得丢弃任何一样东西。张哲源只说董敬坤舍命不舍财,一个典型过安生日子的人。
此刻值得观注的是——张哲源真的要回家吗?真的忍心丢下王若华,就这样一声不吭地走开,逃避这个现实吗?
快要经过王若华的房门,张哲源感觉自己的心跳已经骤然加速,心脏似乎要从口中跳出来似的。越是接近王若华的房门,他内心就越发地不安,随时随地他都将面对着王若华从屋里走出来的可能。如果夸张一点来形容张哲源此刻的心情,他有可能因此而猝死。其实张哲源没有指望王若华会把自己留下来,只是想从王若华的眼神里再收积一些自信心,他太需要这种自信来鼓舞和激励自己了。
一切都如往常,张哲源像往日一样走过王若华的房门,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悲伤画面。
王若华没有露面,张哲源不禁有些失落。他在想:离别对她来说真的一点触动感都没有吗?难道我们只是萍水相逢,和她相识的这些天里只是在打发无聊的时间吗?也许她内心的痛楚我无法看穿,为了我,她忧伤了,只是没有勇气追出来或者开口把我留下来。
张哲源不愿相信这是真的,认为自己纵然不是在自欺欺人,其想法也过于天真了。如果王若华此时出现,这样的离别画面或许真的会将张哲源的心撕碎。如果张哲源就这样离去,也许真的将抱憾终身,也可能会成为心底一辈子的伤痛。
张哲源目不斜视,一直向前走着,没有回头,也不敢回头,而身心仍在颤抖。走过中都成公司的拐角,感觉避开了王若华办公室的视线,张哲源这才放松下来,一时就像丢了魂似的,心里空落落的。此时,他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不可能离开王若华。
前沙峪村前的马路边停泊着几辆拉客的三轮摩的,司机们都在等待着生意做,路上的每一个步行的人都是他们扫描的对象。
出了三杉欣欣家园工程大门,张哲源还没来得及招手,一辆摩的就及时驶了过来。
张哲源把包放到摩的上,转身往回走了几步,接过董敬坤手中的行李说:“敬坤,听说你这次回去是要结婚。”
董敬坤点点头,一脸幸福的样子:“是,这月月底。”
张哲源送上祝福:“那先恭喜你了。”
董敬坤满脸笑意:“谢谢!不过你也别让我失望,今年我也要吃你的喜糖。”
张哲源勉强地笑了一下,为了让这个工友走得了无牵挂,他只得敷衍说:“放心吧,我会争取的。”
离别在即,两人的心情自然有些压抑,彼此说了几句就没话题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要走的人终究会离开。董敬坤开口说:“张哲源,你回去吧!该上班了。”
张哲源点了一下头:“行,那你走吧!我也不远送你了。”
董敬坤上了车,回头又说:“张哲源,你这人太实在,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你懂我的意思。”
张哲源哭笑不得,接连又点了两下头。
董敬坤对张哲源和王若华的事也略知一二,也从来没有向任何人宣扬,因为当事人都没有公开,他想自己何必要张扬。也因为董敬坤了解张哲源,只不过是不相信这个美丽的现实罢了,临别赠言,也算是对朋友的忠告吧!
董敬坤轻轻地向张哲源挥了挥手,摩的就把他带走了。直到三轮车隐没在车流中,张哲源才落寞地往回转。朋友离别就是这样简单,没有太多的语言,没有太多的牵挂,从此各奔东西,以后即使不再相见,也不会有什么期待。
这是张哲源第三次送工友,第一次是送叶建营,那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第二次是送刘江伟,每一次面对离别都让他有不同的感悟。
那是在夏天的一个夜里,张哲源去刘江伟的宿舍,见他在收行李,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娘的,汽车不烧油,都你妈烧水算了。”
张哲源心中好奇,不知道刘江伟在骂谁。于是就问:“江伟,怎么了?”
刘江伟扭头见是张哲源,感慨地笑了笑说:“徒弟,我要走了,希望咱们以后还能再见。”
张哲源听得满头雾水:“到底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