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高头街桐树井李家,李云卿正跪守在父亲李振床前哭哭啼啼,他的父亲刚刚气绝过世。今日是放榜日,可因为父亲病重,他没有心情去观榜,便遣了与自己要好的堂弟李坤代为前去。
那李坤推开院门,径直奔了进来,一入家门就高声疾呼:“哥哥,你中了探花!你中了探花!”
李云卿面色遽然一喜,可转头看了看躺着床上刚刚过世的父亲,自己的眼泪又扑簌簌流了下来,于是伏在其父身上大哭:“爹啊,孩儿中了探花,可是您看不到了啊!您怎么走得那么匆忙啊!爹啊,孩儿给咱家争脸了,呜呜呜……”
李云卿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摇着自己父亲的身体,他没有注意到的是,李振的手指头竟然轻轻动了了一下。
李母也没有察觉异样,跟着在一旁痛哭流涕。
少时,有报喜人敲锣打鼓送来中了探花的“金花帖子”。
这下好了,李云卿心里更加踏实了。
他接过报喜人送来的“金花帖子”,不禁热泪盈眶,只是泪中包含了太多的感情,却不知是喜是悲。
他低头看了一眼包着“金花帖子”的纸袋,纸袋上面写着自己的姓名,默默拆开,取出了里面的“金花帖子”。
“金花帖子”又名“榜贴”,长五寸、宽两寸半,以素绫为轴,用精美的黄纸制作而成,贴以金花,做工十分考究,上面写着考生姓名,还有考官签名。
没错,“金花帖子”写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考生姓名“李云卿”,确定是自己无疑。
李云卿扭头瞥了一眼躺在床上的父亲的遗体,又看了看手中的“金花帖子”,不禁悲喜交加,仰天长叹。
“真是造化弄人,老天爷,你为什么要如此戏弄于我?让李某在一日内大悲大喜?”
诸位可能有所不知,这“金花帖子”乃是历史上最早的录取通知书。
据宋朝赵彦卫《云麓漫钞》第二卷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
唐时,高榜得中的考生往家报喜,通常用泥金写喜信,时称“泥金帖子”。所谓泥金,便是把油漆或者胶水调和金粉,在纸张上写出金闪闪的文字,颇为气派。后代学者不明真相,误以为泥金帖子就是唐朝的录取通知书,殊不知,它只是考生自己写给家人的报喜通知而已。
至宋朝,从真宗咸平元年起,为了节省成本,朝廷一度取消了榜帖。不过,放榜之后仍有人专门赶制类似榜贴的喜报,给考生印发和报送喜信,以便得到赏钱。报榜之徒,皆是俸禄低微的百司衙兵,谓之“喜虫儿”。喜虫儿报榜讨赏,可谓无孔不入。
李家出了位探花郎,又怎么会错过呢?
这不,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敲锣声、大呼声,讨赏的“喜虫儿”来了。
“喜信,捷报!喜信,捷报!喜信,捷报!”报榜衙役甫一登门,便一边敲锣,一边高呼道,“李云卿高中进士,一甲第三名,新科及第,贵为探花郎!快快出来接喜信啦!”
李云卿擦干泪眼,与母亲对视了一眼,刚起身走了几步,准备出去接喜信,忽然,床上的老父亲李振听罢,竟猛吸一口气,惊起而问之:“我儿中了探花?!”
母子二人大吃一惊,急忙回头望去,李振竟然奇迹般死而复生,活了过来。
此事匪夷所思,但却真真切切,就在眼前,千真万确,不由人不信。
惊愕之余,母子二人喜极而泣。
李母擦了擦眼角的眼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上前去,惊异地说道:“老不死的,你怎么……没死啊!”
李云卿三步并作两步,奔至床前,瞪大了眼睛,欣喜万分,叫了声:“爹——”
那李振死而复生,如获新生,努力呼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瘪了瘪嘴:“怎么,很想我死啊?我儿中了探花,我得回来瞅瞅!快,快扶我起来看看……”
站在门口的李坤见状,又惊又喜,迅速转了身,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将喜讯奔走相告。留下目瞪口呆的报喜人杵在门口,状若木鸡。
李云卿与母亲扶着李振下了床,出了房门,按往常的惯例打赏了报喜人,不久邻里乡曲亲戚,纷纷赶来,例以声乐相庆。
不料,众人正在欢庆之际,从围观人群中突然冲出来七八个青衣壮汉,二话不说,上前架了李云卿的胳膊便走。
“你们,你们要干什么!”李母急得大叫起来。
一壮汉回头撂下一句话:“探花郎没婚配吧?”
“没、没啊。”李母愣了愣,答道。
“没就行了,从今往后,他就是我家姑爷了!”那人高声说道,神色有几分得意。
另一壮汉显得很着急,不停催促道:“赶紧走!赶紧走!现在不宜啰嗦,等会儿别家的人一来,就怕走不了了!”
李母与李振相视一怔,李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道:“这、这就结亲了?这究竟是哪户人家啊?对方年方几何,生得是甚模样?这都还没见过呢……”
邻里亲戚中有心知肚明的,就笑着大声说道:“你们二老不必担心,此乃榜下捉婿,定然是大户人家,错不了!”
话音甫落,人群后面又是一阵骚动,众人回头望去,见十多名精壮大汉正飞速奔来,人未至,声先到:“探花郎呢?探花郎呢?谁是探花郎?哪个是探花郎?”
一围观者嬉笑道:“你们来晚了!早被人抢走了!”围观众人一阵哄笑。
一个赶来的大汉气得直跺脚,咬牙切齿大呼道:“唉,来晚了!他们往哪边去了?往哪边走的?”
“那边!”一妇人侧过身去,抬手往前一指。
那大汉蓦地精神一振,朝身后众人大手一挥,大声吆喝道:“兄弟们,术业有专攻,榜下捉婿我们这支队伍是专业的!雇主发话了,每捉一未婚士子回家,赏钱千缗之巨!走,都跟我来!”
“嚯!”壮汉们齐声低吼,为自己打气,纷纷摩拳擦掌。
于是,在众人惊羡不已的目光中,十数名精壮大汉顺着探花郎李云卿被掳走的方向追了出去。
而这李振因自己儿子高中探花死而复生的故事,也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汴京城,一时成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