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顺八年,京城东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时值酷暑,才辰时便已艳阳高照,白花花的太阳晒得人汗流夹背。入城需要检查路引,队伍以蠕动的速度慢慢地前进,排队的人一边不停地擦着汗,一边麻木地随着人群挪动。
这时突然从城外奔来一支马队,马蹄震地声引得队伍中不少人回头去看,马队迅速由远及近,却见马上骑着的竟全是女子。她们身着统一的红色骑服,一头青丝高高地束在脑后,面上缚着挡尘的纱网。为首的女子手中扬起一枚金牌,到了城门前也没有减速,守门的城官非但没有拦截,反而飞速地指挥着小兵打开拒马栏,马蹄几乎擦着栏边通过。
十数人的马队很快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留给他们的震撼却久久不曾平歇。
“那是什么人?好威风啊!”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满是羡慕地说,即使已经看不到人影了,他还伸着脖子瞪大了眼睛往马队消失的方向瞅着。
“哼!乡下来的土包子,连太后娘娘的亲卫队都不知道。”应话的是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孩,他的衣着打扮分明是出身富贵,现下却坐在车夫旁边,两只小脚在车辕处一甩一甩的。
“原来是保护神农娘娘的,难怪难怪。”少年不但没有因为他的轻视而生气,反而高兴得手舞足蹈,“等回村里讲给小树他们听,一定会让他们眼红得不行,真是太好啦!我见到神农娘娘的护卫队啦!”
小孩有些不高兴了:“你也知道神农娘娘?”
“那当然了,咱们村谁不知道神农娘娘啊!神农娘娘给我们发了好的种了,还教我们种地,现在地里的收成比以前翻了一番,还有教我们在田梗上种豆,在稻田里养鱼……娘从小就告诉我,都是因为有神农娘娘,我们家才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我们家都供了神农娘娘的长生牌好多年啦!”
小孩原本是想炫耀一下自己知道得多,哪想到这个看着傻乎乎的乡下少年说得有些东西他都没听说过,顿时生气地踢了一脚车子,气乎乎地钻进车厢里去了,留下少年不明所以地抓抓头。
护卫队可不知道她们单纯地路过还惹来了一场小小的争吵,一行人飞速抵达皇宫,在宫门外下了马,而后步行去到太平殿。
太平殿紧挨着众臣早朝的太和殿,原是前朝用于太子观政之处,自七年前起每日来找迎岚的人越来越多,出入后宫多有不便,她便干脆征用了此处用于议事,反正小皇帝大婚还要十几年,太子更加不知道还在哪个角落呢!
虽然只是使用一座宫殿,但在当时却引起了满朝足有大半人的反对,所担心的无非是太后会临朝乱政,不过迎岚明确地表示对朝政没有兴趣,只是打算做一些小研究,最后在小皇帝和玉山王一系的大力支持下,还是将其拿下了。
不过在之后的日子这种反对的声音一直没有消失,几乎隔几个月就有人奏请太后回到后宫安心养老。昌顺四年,大批贵女到了迎岚手下做事,而不是听从父母意见联姻嫁人,双方的矛盾达到高-潮,就在小皇帝和玉山王快抗不住了的时候,楚河大涝。
消息传来之后再没有人顾得争论太后之事,朝廷上下都忙着调遣物资安排人手,值得庆幸的是这毕竟是新朝,真心希望国家昌盛的人多,贪官污吏少,胆子和势力也没有大到足以欺上瞒下。
只不过涝灾自古以来就是很可怕的事情,旱灾还能有点收成,涝灾不只良田被冲毁,致使颗粒无收,并且百姓的房屋也被损毁大半,家畜甚至人被冲走淹死,更恐怖的是就算洪水退去之后还有很大机率爆发瘟疫。
雪上加霜的是边关再次蠢蠢欲动,乐夷和胡族的探子突然变得十分活跃,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迎岚要去南方镇灾竟然没有受到强烈的反对。一是她的身份足够尊贵,压得住当地的官员听从她的命令;二是她当时在民间的声望已经很高,亲自出面的话能极大地安抚灾民的情绪;三是满朝上下虽然对她很是防备,但也有所期待的,毕竟游园会当日的盛况早就流传出来,即使不想承认,但这位太后娘娘确实比他们这许多男人都要出色。
迎岚也没有令人失望,甚至比他们想像中做得更好。这次受灾的波及了三个省,方圆数万里地,她到达的时候洪水还在肆虐,放眼望去河流变作汪洋,大量的树木、杂物、动物甚至人的尸体飘浮其上,百姓挤在潮湿漏雨的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簌簌发抖。
面对这样的天灾,如今身为凡人的迎岚也感叹自己的渺小,追随她前来的众贵女第一次新眼见到如此惨状,更是不少人都变了颜色。迎岚没有时间去操心她们的接受能力,迅速安排人手为百姓分发物资,派遣大夫替生病的人医治,与当地官员讨论泄洪方案。
几年的时间里迎岚一直致力于培养女大夫,如今手下已近百人,年龄从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不等,虽然医术还没有达到出师水平,但看一些普通症状还是可以的,这次她全都带了过来,并且在路上就已经教了她们如何防止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