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长安的使者很快就来到了成都府。
德宗的旨意很明确,让韦皋不日出兵吐蕃,缓解北疆压力。
第二日,赵翼还在“反思己过”,就被带到了韦皋面前。
“你写的条陈,老夫看了。”韦皋不紧不慢的说道。“虽谬误百出,但勉强可行。”
这句话差点让赵翼吐血。
就算自己记忆有出入,也算不得谬误百出吧。
这老狐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的条陈里说,南诏可用,而不可重,是什么意思?”
“南诏可用,是因为怕其掣肘倒戈,不可重用,是因为南诏虎狼之心,重用他们,恐怕会成为心腹大患。”
“南诏蕞尔小国,最多不过是疥癣之患,掀不起什么风浪。”
“曾经的吐蕃也不过是蕞尔小国。”
“吐蕃之国力,不是南诏可比。”韦皋摇头说道。
“吐蕃之国力,曾经也不如大唐。”
“吐蕃有山川之险,大唐无可恃之地,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才不能放任其坐大。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
韦皋处处设问,赵翼一一作答,不卑不亢。
两人你来我往,见招拆招。
韦皋越是询问越是满意,也终于确定,赵翼的计划真的是出自他自己手中。
难的他如此年轻,他日成就,必不在自己之下。
一时之间,有了栽培之心。
“前几日你打了南诏亲兵,这又想着和人家联合,恐怕人家不会轻易应允。”韦皋瞥了一眼赵翼。
赵翼知心思,不情不愿的后退拜道:“小子知道如何去做。”
韦皋点点头,这小子,挺上道的。
凑罗栋很生气。
先是自己的亲兵打架,后来又是被韦皋的牙将教训。
若非是两国结盟,他是决然会向韦皋讨个说法的。
这也是为何,他坚持不去拜见韦皋的原因。
在他心里,南诏是来帮助大唐的。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禀报,韦皋带着依仗,浩浩荡荡的向馆舍奔来。
他略一思衬,决定出去迎接。
“小王迎接节度虎驾。”
“是小臣拜见才对。”
两人互相恭维一番,相携进了馆舍。
凑罗栋微不可觉的扫了一眼被捆住的赵翼,默不作声。
双方坐定,韦皋便将德宗下令,命西川出兵吐蕃之事,据实告知。
凑罗栋早就听到了风声,闻言也算是落下了心思,力言南诏愿意出兵协助唐军进攻吐蕃。
双方又是一阵吹捧,韦皋便让赵翼跪在了大堂之上。
“前几日,我这亲兵将领胆大妄为,竟然鞭笞大王的亲兵,行为实属可恶。”韦皋“义愤填膺”的说道,“今日我且将其绑来,任凭处置。”
凑罗栋打量着赵翼,见他桀骜不驯,显然是颇不服气。
他略一迟疑,状若无意的问道:“此子年少即是节度牙将,怕是颇有勇略。”
“实不相瞒,此子并非我亲族子弟,乃是他人举荐。”韦皋说道。
“哦?不知是谁家子弟,能入节度法眼。”
“乃是故太师、咸宁郡王浑碱。”
“是浑碱将军之子侄?”凑罗栋脸色一变。浑碱的大名,可是威震吐蕃,更不用说是南诏这样的国家了。
“正是。”说罢,便将浑碱与赵翼的关系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