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时起,一国之君不能缺少文臣武将的辅佐,从本质上来说,这些臣子就是君王的幕僚,食其禄,担其忧;同时,这些臣子也会有自己的智囊或家将,只不过他们不是直接对君王效忠。
这种情况在古时十分常见,在这个乱世也是如此。比如被斩首的陈祇就是费祎的家臣,魏延的将军府内也有二百多个家将,帮姜维送重要信件的就是他的私人近卫,在汉水东岸被截杀的死士就是司马懿自己的“私兵”。
只有拥有极高的俸禄才有能力豢养自己的家臣,这些家臣首先对自己的主人效忠,主要从事参谋、情报、护卫等职。正因为这样,豢养了自己家臣的臣子可以更好地为君主效命,这样的臣子几乎都在朝中身居要职。
现在的姜维豢养的只是贴身近卫,自从截杀了司马师之后,他对“死士”有了全新的认识,深刻地了解了死士的可怕之处,也有了自己豢养死士的打算。
姜维想在几万魏卒中找到司马昭的踪迹,其实并不容易,这得从秦代延用至今的军制说起。
现在的军中最小军职是以5人为一组的“伍长”,2“伍”设“什”,5什设为“队”,由“队率”统领;
在“队”之上则是“屯”,每屯由2个“队”组成,由“屯长”统领;2个“屯”再设一“曲”,每个“曲”的200名兵卒由“侯长”统领;
2个“曲”再成一个“部”,“部”的统率则是“军司马”,所以一个“军司马”可以统率400兵卒,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战术任务。一支大军的列阵经常以“部”为单位统一指挥,这个职位一般都由战功卓越的普通兵卒逐渐升任而来。
在“部”之上的则是“营”,“营”的编制各国都不相同,以蜀国为例,一个“营”含5“部”,合计2000兵卒,其统率称“将军”或“校尉”。
蜀国以步兵为主,如果营将军没有特别的要求,每个营设2部长枪兵、2部弓箭手、1部盾牌兵,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战斗单位。
这个时代的百姓并不了解军中的编制,所以他们遇到带兵统领,不论他是“军司马”还是“侯长”或“屯长”,都以“将军”做为称谓。职位低于“将军”的统帅听了自然心里舒服,职位高于“将军”的统帅听了也没什么不妥。
在一千多年后的影视剧中,经常有“领兵XX人前往某处”,或是“领兵XX拒敌”等说法,很多人都不了解,在关键时候还要一个一个地清点士卒数量,必会浪费很多时间,甚至觉得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包括刘闪也是这样认为。
刘闪也是了解到军中的编制后才明白,“领兵XX人”其实用不了几分钟时间,对那些熟息自己部下的将领来说,这是瞬间就能完成的事。
虽然这几万魏卒有基本完整的编制,要在这些人中找出司马昭却不是易事。
由于经常发生各种减员和兵卒补充,以及掉队、归队、临时重编等情况,基本的“伍长”或“什长”不认识自己的兵卒十分正常,甚至有的“什长”也不认识自己下面的“伍长”,军中混入几个陌生人就极难发现。
“不论在军中居何职,如果谁认识并指认出司马昭,赏钱10万铢,封“四镇””将军!”
这是姜维为找出司马昭采用的激励之法,在魏军疯狂的骚动和短暂的混乱之后,确实找到了司马昭,然而结果却让姜维哭笑不得。
不错,这些魏兵确实指认了混在军中的司马昭,可惜不是一个,而是一千多个!经过牛金仔细辨认,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司马昭。
看来这些兵卒都想获得奖励和封赏,他们把自己的“伍”中不认识的人,全部当做司马昭给指认了出来。
姜维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指挥数十万兵马也轻松自如,但要在不认识的几万大军中准确地找出一个人,确实有些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