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后方的蜀军追来,朱桓、孙韶一刻也不敢停留,领着仅剩的1万多兵马一路往南,终于在半个时辰后赶到江边。
此时,几艘高大的楼船正停泊在江岸,二将终于看到了生还的希望,不顾一切地往江边而去,待要靠近江岸时,却被一队兵马截住了去路。
“朱将军,孙将军,何事如此慌张?”邓芝骑在高头大马上哈哈大笑道。
“朱将军,怎么又有蜀军阻截?”孙韶气喘吁吁地问道,此时的朱桓也满脸铁青。
“二位将军,你们临走前,可否跟我家大将军辞行?若是没有,二位还是请回吧!”
“邓芝!你休要小人得志!挡我者死?敢与本将单挑否?”朱桓提起大刀厉声喝道。
“听闻朱将军曾火攻曹泰,破曹仁,斩常雕,擒王双,挫曹休,邓芝不才,愿用1千弓弩手领教朱将军之勇,还请朱将军成全,哈哈哈!”
邓芝大笑道,大手一挥,1千名弩兵和1千盾牌手立刻前出,朱桓自然不敢硬冲,他只好令盾牌手和弓箭手全力突击,希望在追兵赶到之前冲破阻截,早日登上大船离开。
蜀军的蹶张弩、强弓万箭齐发。吴军前排的盾牌手还在继续往前,后方的弓箭手却已经狼狈地退回。
“冲!冲!后退者斩!”朱桓大喝道,再令3千兵马排好阵列,准备亲自领兵冲锋。
此时,后方的姜维已经杀到,并且吴军的两翼又有兵马杀来,这正是吴懿和吴班率领的部队。四路蜀兵已经形成合围之势,吴军的步卒无不心惊胆颤。
大船就在1里之外的江岸等待,朱桓和孙韶却没有机会登上大船。
“降!降!降!”四路蜀兵齐声高呼。
面对蜀军的包围,不少兵卒已经扔掉武器,也有不少兵卒在犹豫,既想放下兵器投降,又想跟随自己的主将奋力一搏。
朱桓凝望着不远处的大船,就如上次被困在巴东隘口一样,无奈地令兵卒放下兵器,他自己却慢慢地拔出长剑。
“我朱桓两败于姜维,有负圣恩,实在无颜苟活于世!”朱桓说罢,猛吸口气,长剑便往脖子上抹去。
“嗖!”
朱桓的手臂一阵吃痛,他闷哼一声,长剑坠地。
朱桓睁开眼睛,摸摸自己的手臂,低下头,却看到一支长箭,箭头已被拔去。
姜维收起长弓,平静地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朱将军何故如此?”
“唉……”
20里外,江陵城。
东、南、北三面的几十座营寨已经全被蜀兵攻破,由于诸葛谨不许打开城门,大批走投无路的吴兵只好往江边逃去,也有许多坚守营寨的兵卒被熏得昏倒在地,成了蜀兵的俘虏。
此时刚好巳时正点,烟雾仍然笼罩着江陵城,据姜维的预测,西南风将在午时前后停止。
迅速打扫战场之后,张绍、傅佥、文钦又在城下点燃近百座草堆。城上的吴兵刚刚缓过神,又被浓烟熏得睁不开眼,城头上根本就无法站人,许多兵卒不顾守将的喝斥,纷纷跑到城下暂避,坚守城头的兵卒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