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细细想来,这个时代的男子娶妻也不容易:要扛一头鹿或一头野兽,或射一只鸟下来,没点本事还真不行!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农耕、纺织在生活中比重的加大,布帛就成了聘礼的主角。据《卫风·氓》记载:“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也就是说,这时是以布匹作为聘礼。
时间到了战国时期,对布匹的要求又有所增加。
在《仪礼·士昏礼》中有记载:“纳吉用雁,如纳采礼。纳征:玄纁束帛,俪皮。如纳吉礼。”也就是说,士大夫娶妻,要用黑中带红的布,以及红黄两色相融的布。相对来说,这时候娶妻依旧是件容易的事,有两匹上好的块布就行。
到了汉代,此时的“聘礼”价值,绝对超过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恐怕也会超过之后的任何一个朝代!
特别是在先汉时期,一个普通的小官员干到“退休”,恐怕也没有攒够娶妻的“聘礼”。
这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东汉有一个名叫展允的男子,他是个议曹史,年俸禄并不高,到了五十岁也没办法娶妻。后来,还是在亲友同僚的资助下,这才勉强凑足了娶妻的聘礼。
聘礼的增加,也就伴随着婚宴的铺张和奢侈,甚至惊动了朝廷,就连皇帝也要下诏,禁止民间的婚嫁“备酒食相贺”。
当然,这毕竟是人生大事,这封诏书引得朝臣的一致反对。诏书虽然没有收回,却无法阻挡各阶层人士的“婚宴”的举办。
到了东汉末年以至现在的三国时代,因为长年战乱的原因,普通百姓嫁娶时,其聘礼就理性了许多,一般两匹布,再加几斗粟米就行。
不过,这个时代的门第观念特别重,世家望族子弟,或者王侯将相的聘礼,仍然是个天文数字。
向宠对“礼金”二字一脸懵逼,刘闪花了好一会儿,这才将“份子钱”的概念讲清楚。
“陛下,不论是婚宴还是寿宴,不论是民间百姓还是世家望族,并无收取“礼金”的礼制!”向宠肯定地告诉刘闪。
“向将军,你会不会记错了?《礼记·曲礼上》中有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参加各种酒宴,怎会没有“礼金”一说?”
“陛下,末将并未记错。”向宠肯定地说道:“所谓礼尚往来,是指“礼节”上有来有往,并非是“礼金”上的往来。”
“难道……就算陌生人去观礼,然后参加婚宴,真的不用随礼?”刘闪仍旧不相信。
“陛下,新人成婚时,观礼以及赴宴者,皆是亲朋好友或左邻右舍,确实没有随礼一说。”
“咱又不是这对新人的亲友,甚至从未见过面,为何会收到请柬?”刘闪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再次问道:“他们真的不是为了收礼金?”
“陛下,因为咱们的船左转相让,主人家为了表示感谢,这才专程送来请柬,并非为收礼金。”
“既然如此……反正咱们要去岳阳,那就顺道去看看!”刘闪还是不相信向宠的话,半信半疑地说道:“若能不花钱蹭到一顿吃的,这也不错!”
刘闪仔细查看这张请柬后问道:“这个魏家,是何许人也?”
“陛下,魏家也是吴国显赫的世家之一,祖上魏朗,是会稽上虞人,被称为“名士八俊”之一,历任彭城令、河内太守、尚书等职;其子魏腾,也是江东名士,曾在东吴为官,不过得罪孙策之后,家族中再也无人为仕。”
“魏腾?”刘闪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于是问道:“他如何得罪了孙策?”
“陛下,其中详情,末将并不知晓。据说魏腾为官期间得罪了孙策,要被斩首,后因吴太夫人以跳井相威胁,孙策才饶他一命。自此之后,魏家便不问政事,潜心经商,成了吴国富甲一方的大商贾。”
“既然是大商贾,他家办婚宴,这顿饭咱就去蹭了!”刘闪大笑道,令桨手加速划船,尽快追上那条彩船。
“陛下,那……李昭仪……”
“到了岳阳之后,叫上她们一起去,咱得狠狠吃他一顿!反正他家是大商贾,咱这点人,把他吃不穷!”
“诺!”喜欢回到三国做刘禅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回到三国做刘禅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